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月出秦关。竟日悠悠杳霭间。
直到蚕鱼开国地,跻攀。行尽千山复万山。
归辔动欢颜。江路梅花笑往还。
稚子候门何日到,痴顽。好把虚名付等閒。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南乡子·二阕其二》描绘了诗人从秦关出发,长途跋涉于蜀道之中的情景。"十月出秦关"点明了出行的时间和起点,暗示旅途的艰辛。"竟日悠悠杳霭间",通过"悠悠"和"杳霭",展现出道路漫长且环境迷茫,给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感觉。
"直到蚕鱼开国地,跻攀。行尽千山复万山",蚕鱼之地指的是蜀地,诗人历经千山万水,表达了对目的地的执着追求和不畏艰难的决心。"归辔动欢颜",在即将到达目的地时,诗人的心情转为喜悦,归心似箭。
"江路梅花笑往还",以江边盛开的梅花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赋予了旅途以诗意的色彩。"稚子候门何日到",想象家中孩子期盼自己归来的画面,增添了旅途的温情。
最后两句"痴顽。好把虚名付等閒",诗人以"痴顽"自嘲,表示不愿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虚名之上,更愿意享受与家人的团聚时光,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行旅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坚韧的意志、家国情怀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不详
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蜀道古来难。数日驱驰兴已阑。
石栈天梯三百尺,危栏。应被傍人画里看。
两握不曾乾。俯瞰飞流过石滩。
到晚才知身是我,平安。孤馆青灯夜更寒。
衰境日匆匆。浮生一梦中。笑愁怀、万古皆同。
越水燕山南北道,来不尽,去无穷。萍水偶相逢。
晴天接远鸿。似人间、马耳秋风。
山立扬休成底用,闻健在,好归农。
世态纷纷几变更。天南地北只虚名。
一簪华发可怜生。
旅食惊心三月到,浪花吹面一舟轻。
中宵屈指计归程。
解缆西南杳霭间。万重烟水间云山。
橹声摇荡五溪蛮。
世路看来行欲遍,头颅到此合知还。
从今犹得十年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