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董谷的《金山寺》描绘了一幅江中寺庙的独特景象。"孤绝江心寺",以孤寂和独立的形象刻画了寺庙坐落在江中心的偏远位置,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烟波接渺茫",则通过迷蒙的水汽和遥远的地平线,展现出寺庙四周广阔而神秘的自然景观。
"浪花浮石磴,帆影落僧床",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动态的江景,浪花轻拍着石阶,而远处的船帆倒映在僧人的床榻上,增添了宁静中的生动气息。"金碧辉天界",运用夸张手法赞美寺庙的辉煌色彩,仿佛与天空相接,显现出寺庙的庄严与神圣。
"歌钟起下方",随着歌声和钟声从下方传来,打破了寂静,增添了寺庙的活力与生机。最后,"月明潮落后,倚槛听鸣榔",以夜晚的明亮月光和退去的潮水为背景,诗人静坐栏杆旁,聆听打鱼人敲击木棒发出的鸣榔声,画面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山寺的地理位置、环境氛围以及日常活动,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世俗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