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俱所作的《新正未得与彦文相见聊寄二绝句为寿》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位长寿之人的形象。
“胸中梨枣光陆离”,以“梨枣”喻指长寿之人,光陆离形容其精神焕发,犹如梨枣般饱满而明亮,生动地展现了长寿者的健康与活力。
“神泉不竭生华池”,“神泉”象征着长寿之人的生命力,“不竭”表示这种生命力源源不断,“生华池”则比喻这种生命力如同泉水滋养出的华美之池,既美丽又充满生机,形象地描绘了长寿者生命之源的充沛与活力。
“期颐岂足为公道,千二百年形不衰”,“期颐”是中国古代对百岁老人的称呼,“岂足为公道”意为这不足以衡量其真正的长寿之道,“千二百年形不衰”则是夸张地形容这位长寿者身体保持年轻状态的时间之长,即使在千年之后,其形态仍不减当年,表达了对长寿之人的极高赞誉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夸张的描述,赞美了长寿之人的非凡生命力和精神风貌,充满了对长寿的向往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