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逍遥堂书事呈子瞻》由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繁忙世俗中抽离,回归自然的情境。
首句“寻常卧云林,往往厌阛阓”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与对都市喧嚣的厌倦,隐含着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接着,“今朝郡斋里,岑寂返可爱”则点明了诗人今日身处郡斋,感受到的宁静与自在,与之前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对当前环境的喜爱。
“曦和破帘栊,幽鸟语庭际”描绘了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庭院中的景象,以及鸟儿在庭际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这一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开门面脩圃,珍木罗翠盖”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打开门扉,面对修整过的花园,园中珍稀树木排列整齐,仿佛撑起了一片翠绿的伞盖,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安宁。
“萧疏旧菊丛,裛露有馀态”则通过描写菊花的萧疏与露水的滋润,表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坚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珍惜。
“主人事天和,万虑屏身外”表明了诗人追求与天地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摒弃了世俗的忧虑,达到了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劳生一断梗,何处考根柢”表达了诗人对忙碌生活的反思,认为人生如同漂浮的断梗,难以找到真正的归宿与根源,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安能从物役,扰扰空卒岁”强调了诗人不愿被外界事物所束缚,不愿在忙碌与纷扰中虚度年华,表达了对自由与真实生活的渴望。
最后,“脱巾每相从,颇得资傲睨”则以具体行动表达了诗人与志同道合之人的交往,从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傲视世俗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其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