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刘俊民镇抚兰室

一室廛居不受喧,满前生意对兰孙。

七弦漫倚宣尼操,九畹仍窥屈子园。

霁月光风浮户牖,清霜紫电绕辕门。

十年来往惭交谊,襟袖馀香想契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静谧的环境中与兰花为伴的生活情景。首句“一室廛居不受喧”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远离尘世的纷扰。次句“满前生意对兰孙”则以兰花比喻高洁的人格和美好的品格传承,暗示了诗人对后辈的期望。

“七弦漫倚宣尼操”借用孔子的琴艺,表明诗人闲暇时弹奏古曲,寄托着对儒家教化的思考。而“九畹仍窥屈子园”则借屈原的香草美人之喻,表达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以及对屈原精神的敬仰。

“霁月光风浮户牖,清霜紫电绕辕门”两句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清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同时暗含警醒之意,如月光般明亮,如清霜般刚毅。

最后,“十年来往惭交谊,襟袖馀香想契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虽然与友人交往不多,但彼此间的默契和深沉的情谊始终铭记于心,余香犹在,令人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兰室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美德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寄余鍊师居玉蟾丹室

湖海归来挂一瓢,玉蟾丹灶待重烧。

内经黄帝留针诀,三品神农辩药苗。

枫叶渔舟波澹澹,茶烟禅榻鬓萧萧。

高秋拟借峰头鹤,共尔吹笙溯泬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蜜与兰室

松花崖蜜古方传,久服轻身更引年。

爱伴茶炉烹雪水,懒随桂酒酿山泉。

清涵渴肺醒司马,润入枯肠笑玉川。

亦有小诗呈巨眼,烦将真味别中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云松邀往翁源足疾不果行

临水登山兴已非,客来扶杖强相依。

前川不得随花柳,远壑空思老蕨薇。

览镜徬徨馀发短,开书涵泳壮心微。

仙人不授轻身术,安得凌空跨鹤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又简汝实祐吉席上诸公

两处芳筵共一朝,病躯不动愧相招。

已知博士推名饮,又说监河善醉谣。

冠弁巍峨容自肃,觥筹交错兴初饶。

巷南巷北休辞远,绛蜡铜盘彻夜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