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六十一)

今朝七月初一,丛林法岁将周。

便请解开布袋,相从触处□游。

解与不解总得,而今要休便休。

凡圣本无忌讳,佛魔总是冤雠。

静悄悄没干涉,闹浩浩莫能收。

东行不见西行利,一叶落知天下秋。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翻译

今天是七月的第一天,丛林佛法即将轮回一周。
现在就请打开布袋,让我们随心所欲地游玩。
无论理解与否都已不重要,现在想要停止就停下来。
凡人和圣者原本没有禁忌,佛与魔只是相互对立的敌人。
寂静无声无人干涉,喧嚣混乱无法收敛。
东方的行动看不到西方的利益,一片叶子落下预示着天下皆秋。

注释

丛林:佛教术语,指僧团或佛法世界。
法岁:佛教中一年的轮回周期。
布袋:象征放下执着或修行人的包裹。
触处:到处,处处。
凡圣:凡人和圣人,泛指世间众生。
忌讳:禁忌、避讳。
冤雠:仇敌,这里指对立面。
干涉:干预、打扰。
浩浩:形容众多或广大。
一叶落:象征秋天来临,万物凋零。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慧远所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首句"今朝七月初一,丛林法岁将周",点明了时间背景,暗示着佛法轮回的一年即将结束。"便请解开布袋,相从触处□游",布袋象征着束缚和无知,此处喻示放下执着,随缘自在地生活。

"解与不解总得,而今要休便休",强调无论理解与否,都应当下放下,顺应自然。"凡圣本无忌讳,佛魔总是冤雠",表明佛与凡人、圣者与魔障并无本质区别,皆是心念所生。"静悄悄没干涉,闹浩浩莫能收",描述了内心宁静与外界纷扰之间的对比,说明内心的平静不受外在干扰。

最后两句"东行不见西行利,一叶落知天下秋",以自然现象比喻人生哲理,落叶象征着世间万物的变化,提醒人们即使微小之事也能揭示大道理,即"一叶知秋",暗示了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和联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丰富,语言简练,体现了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

收录诗词(312)

释慧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五十二)

寒山扫松径,拾得拂苍苔。

凭仗东君些子力,一时吹入我门来。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三十三)

一二三,四五六,萨达麻绳难辨的。

翻身掷地向人前,鼻孔眼睛俱突出。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四十八)

腐韝架壁本无情,致雨兴雷自有因。

倾倒十年放火口,高谭一夜动公卿。

林长老,久相亲,楚语吴歌曲调新。

羚羊已挂悬崖角,猛虎难藏露地身。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五十一)

平生学弄蛇,是蛇皆可弄。

唯有遮一条,咬人不可动。

轻轻动便觉,和身入草蓬。草蓬深,无处寻,不用寻。

好水好山留不住,千岩万壑听龙吟。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