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田中鸲鹆啄粟因悟象耕鸟耘之说戏题二首(其二)

粟黄荞白未全秋,谁报乌衣早作偷。

只在林梢筑仓廪,便知去处若为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谷物已微黄,荞麦尚洁白,秋天还未完全到来。
是谁早早地通报,乌鸦要来觅食了。

注释

粟:谷物,泛指农作物。
黄:颜色,这里形容谷物即将成熟。
荞白:荞麦的颜色,白色。
未全秋:秋季尚未完全开始。
乌衣:黑色的衣服,这里借代乌鸦。
作偷:像小偷一样,形容乌鸦来觅食。
筑仓廪:建造仓库,比喻储存食物。
去处:乌鸦可能去的地方。
若为搜:如何能找到它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观田中鸲鹆啄粟因悟象耕鸟耘之说戏题二首(其二)》。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与思考。

首句“粟黄荞白未全秋”,描绘了一幅秋天收获的景象,粟指的是小米或其他谷物,荞则是豆类作物,这里黄白色彩交织,说明农作物即将成熟,但尚未完全进入秋季收获的时节。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土地肥沃和丰饶的期待。

接着,“谁报乌衣早作偷”,这里“乌衣”指的是勤劳工作的人们,他们在早晨就开始忙碌于田间,进行农事活动。诗人通过这个画面表达了对辛勤劳动者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农民对于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来年丰收的渴望。

第三句“只在林梢筑仓廪”,则是描写人们在山林间建造仓库,准备储存即将到来的粮食。这里强调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乐观预期。

最后,“便知去处若为搜”,意味着一旦粮食收藏好,人们就知道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探索或整理。这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准备,更是精神层面上对于未来的期待和规划。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间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勤劳人民和自然循环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观田中鸲鹆啄粟因悟象耕鸟耘之说戏题二首(其一)

乌衣缁布外无华,白锦中单分外嘉。

只么跳行人不觉,忽然飞起自成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观汤田铺溪边汤泉

下泓堪浴上堪煎,阴火熬成未必然。

海底日升波自沸,偶分一眼作汤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观陂水

波缓沤迟似让行,忽然赴壑怒还生。

东归到底谁先后,何用争流作许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观蚁二首(其二)

一骑初来只又双,全军突出阵成行。

策勋急报千夫长,渡水还争一苇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