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丙寅仲秋,余以侍亲留白下,遣方海、方澜两儿赴蜀侍夫子

皓魄满窗前。不照人圆。离魂真欲上青天。

只为分巢双燕小,破尽宵眠。何计慰高年。

日薄虞渊。时来甥馆问鱼笺。

甚日浣花溪畔水,准送归船。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此诗《浪淘沙》由清代诗人王少华所作,描绘了中秋佳节诗人因侍奉亲人留在白下(今江苏南京)而无法与家人团聚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皓魄满窗前”,以满月的光辉映照在窗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孤独的处境。接着“不照人圆”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与亲人不能团圆的遗憾。

“离魂真欲上青天”,诗人想象自己的灵魂飞升至天际,试图逃离这份孤独与思念,但随即意识到这种做法的不可能性。“只为分巢双燕小,破尽宵眠”,以双燕比喻自己与亲人的分离,强调了这种分离带来的痛苦,以及诗人难以入眠的夜晚。

“何计慰高年”,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迈父母的担忧和愧疚,因为无法陪伴在他们身边,感到十分内疚。接下来“日薄虞渊”一句,以夕阳西下象征时间的流逝,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时光易逝、未能及时陪伴家人的感慨。

“时来甥馆问鱼笺”,想象着未来某日,外甥会来到家中询问家书,这既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当前无法亲自传递消息的无奈。最后“甚日浣花溪畔水,准送归船”,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像浣花溪畔的流水一样,为亲人送行,寄托了对重逢的渴望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亲人分离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亲情之爱。

收录诗词(1)

王少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九日

佳节拟登高。一望寒山木未凋。

菊酒才斟枫已醉,谁浇。摘叶题诗字有糕。

风急搅林梢。何处游人帽欲飘。

且插茱萸篱下饮,逍遥。夜静霜钟带月敲。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菩萨蛮.寄外二首(其一)

小楼昨夜春寒渐。绿筠帘子何曾捲。帘外又斜阳。

一溪新水香。已教人远别。更把青山隔。

人自不思归。布帆空解飞。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寄外二首(其二)

酿花天气春愁重。淡云微雨都如梦。金斗熨沈香。

夜来针线忙。踏青浑懒去。女伴空招取。

多事是黄昏。替人催泪痕。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十六字令(其一)

春。浅绿零红别样新。风光好,愁杀客中人。

形式: 词牌: 归字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