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何令远关中游草

秦关闻道可泥封,满幅烟霞笔墨浓。

是处名山皆倚马,从知胜地擅雕龙。

苍崖恍惚希夷驻,紫气元教岱岳重。

读遍新诗三百首,江天何处觅芙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读何令远关中游草》由清代诗人左国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关中地区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秦关闻道可泥封”,开篇即以秦关为背景,仿佛在说,关中的山水之美,足以让人心生向往,如同被泥封的珍宝一般珍贵。接下来,“满幅烟霞笔墨浓”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关中地区的云雾缭绕、烟霞弥漫的景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笔墨之浓,仿佛能触及那如画的景色。

“是处名山皆倚马”,进一步强调了关中地区名山众多,犹如骏马般壮观,暗示了这里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令人叹为观止。“从知胜地擅雕龙”,则点明了关中不仅自然景观优美,文化积淀也极为深厚,如同擅长雕刻巨龙的高手,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地位。

“苍崖恍惚希夷驻,紫气元教岱岳重”,这两句描绘了关中地区苍茫的山崖和神秘的紫气,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连泰山这样的名山大岳,在这里都显得更加庄严而神圣。这种对自然之美的极致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关中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高度评价。

最后,“读遍新诗三百首,江天何处觅芙蓉”,诗人感慨于自己阅读了大量关于关中游记的新诗,却依然难以找到能够完全描绘出关中美景的诗句,表达了对关中风光的无限赞叹和对完美表达的追求。同时,这也暗示了关中地区自然美景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即使是最优秀的诗人也无法完全捕捉其全部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关中地区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爱,以及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收录诗词(1)

左国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张无伪郊居

不用住山深,已无尘事侵。

空庭永清昼,万柳结秋阴。

入市惟沽酒,寻山每抱琴。

居嫌隔城郭,未可月中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方履安索赠

何以十年久,赠君无一言。

殆将倾肺腑,不拟道寒温。

性可轻轩冕,诗能薄宋元。

前身应是佛,只未断名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立夏前一日次郝羲言韵

有客当兀坐,不知春遽归。

几日枝头红,飘落放地衣。

寸心郁如结,故乡胡久违。

杜鹃泣深林,蝴蝶倦芳菲。

今宵有归梦,到处觅残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田家杂兴

西山雨过漏斜晖,鸭乱方塘结伴归。

惟有牧童偏自在,稳眠牛背入柴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