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日重阴挟雨寒,诗邮频仗遣忧端。
吴歌中曲曾殊调,台阁山林只共看。
晴旭岂无鸣鸟待,昏霾宁有毒蛟蟠。
可谁吹律终调化,默睹熙熙四海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人日雨中的寒冷与忧愁,通过诗歌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吴歌的特殊调子与台阁山林的景色并置,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诗人表达了对晴朗天气中鸟鸣的期待,以及对昏暗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的警惕,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和深刻理解。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时间流转与社会和谐的思考。诗人似乎在等待某种象征性的“吹律”,预示着调化的到来,这既是自然界的变化,也是社会秩序的调整。最终,诗人以“默睹熙熙四海欢”收尾,表达了对天下太平、人民欢悦的美好愿景,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不详
不惜躬耕远帝宸,南来北去几伤神。
一觞自滥通闺籍,三宅渠怜在野臣。
俗近鲁邹真锦里,和高元白侈阳春。
会须传颂词林满,漫作风花过眼新。
何处邻家好弟兄,一轩松竹两陶情。
松崖索我曾题句,竹坞烦君频寄声。
翠筱晴分凉月影,碧流春护暖云生。
为报惠连应入梦,几回风雨汉江城。
太史初开锦石床,晴云片片绕钤堂。
楚山桂水新供玩,玄豹文犀骇并藏。
琴书作伴高秋爽,枕簟宜人九夏凉。
翻愧征魂独无寐,月明风静怯更长。
斑斑山雨乱衣痕,那得新诗属意浑。
近市辙泥深没马,傍江云树半连村。
幽花掩映春光老,宿鹭骞飞野水昏。
此日逢君不解饮,何劳辞客更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