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潜期饮大尹穆父家兼呈尹

野人肮脏无与邻,世人共笑子独亲。

沛然有馀不矜饰,我亦谓子诚可人。

万鱼噞喁困复却,看子撇捩黄金鳞。

人甘如醴饮者醉,我独蜇口如姜辛。

淮南归来两鬓雪,闭门自不羞甑尘。

无衣可换江头醉,有谁肯载樽中醇。

愧惭救渴京兆尹,空缸尚可供十巡。

放言与子一倾倒,非子畏人嫌我真。

府中贵人玉比德,堂下和气天回春。

醉人多忤贵人恕,来呼莫惮冲泥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乡野之人脏乱无人亲近,世人皆笑你却独钟情。
你的丰盈无需掩饰,我也认为你实在可亲。
万千鱼儿争食又退缩,看你摆动着金光闪闪的鱼鳞。
人们甘甜如酒易醉,唯我尝到的是辛辣如姜。
从淮南归来,双鬓已如白雪,关门独处也不以甑尘为耻。
没有衣裳换江边的醉意,又有谁愿载走杯中的醇香。
京兆尹虽欲解渴,空缸却只能供我几巡酒。
与你开怀畅谈,无需顾虑他人眼光,你不怕人,我也不怕真。
府中的贵人如玉般高贵,堂下的氛围如春风和煦。
醉人常触怒贵人,但请勿惧,尽管冒雨前来呼唤。

注释

肮脏:形容乡野人的不整洁。
独亲:独自亲近。
沛然:充足的样子。
矜饰:掩饰或骄傲的态度。
撇捩:鱼儿摆动身体的动作。
蜇口:形容味道强烈,像被蛰一样。
甑尘:形容生活简陋,炊具上积尘。
江头醉:江边的醉意。
樽中醇:杯中的美酒。
京兆尹:古代官职,负责京畿地区的行政。
倾倒:坦诚交谈。
畏人:害怕别人。
府中贵人:权贵人士。
玉比德:比喻贵人的高尚品德。
和气:和睦的气氛。
忤:触犯,违逆。
冲泥:冒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和文潜期饮大尹穆父家兼呈尹》。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文潜(未详)的欣赏和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诗人以“野人”自比,虽被世俗嘲笑,但对文潜的亲近不改,赞扬其率真不做作。他们共享饮酒的乐趣,即使生活简朴,也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诗人还提到自己因酒量不佳,只能品尝到辛辣的滋味,但仍愿意与文潜畅饮。最后,诗人以淮南归来形容岁月流逝,但仍保持豁达,不以贫困为耻。他感谢穆父的热情款待,表示愿意毫无保留地与文潜交流,不怕得罪权贵。整首诗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洒脱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和王仲甫病暑

吴邦惮暑如蜂虿,河曲还遭长日晒。

蔗浆金碗赖蠲烦,内托潜阴数为败。

黄昏乍快风吹发,驱拊蚊虻坐明发。

青衫主簿气如云,茂陵无事悲消渴。

茫洋河伯何为者,两涘无因辨牛马。

何生狂梦涸归墟,喉舌汤汤未劳泻。

能来一嗽华池津,七碗清风立有神。

更寻齿下微妙诀,遣君体适仍魂平。

案头白纸如堆雪,人事纷纷日将月。

与君未遇尤四时,利害相磨生内热。

形式: 古风

和王定国二首(其一)

可怜好月如好人,我欲招之入窗户。

人言明日当大暑,君看繁星如万炷。

想君映月读书时,清似列仙臞不肥。

我正甘眠愁日出,朝骑一马暮还归。

形式: 古风

和王定国二首(其二)

还朝便与山水疏,只有此月随吾居。

莫论人隔十日面,犹胜犬传千里书。

清虚有物濯烦暑,藤床对月如对雨。

赋成鸿雁入周诗,未觉宣王似吾主。

形式: 古风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其三)

梅花落尽上饶村,肠断子规啼月魂。

慰人独有白玉蕊,不到窗前只醉昏。

坐垆环瓮不举首,浮花浪蕊空满园。

海山有客心似水,挥麈自散炎洲温。

松风亭下亦如梦,不见枝雪流初暾。

孙登一弦百韵足,有山便足同苏门。

似闻对客但长啸,独谓此花终日言。

一篇尚可三致志,听人酌去如衢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