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今古茫茫浪著鞭,谁知圣学有真传。
请君细诵复斋记,直到羲爻未画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题马氏草堂复斋听雪(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交流,传达了对古圣学问真谛的追求与怀念。
"今古茫茫浪著鞭":这句以富有动态感的意象,展现了时间流转、历史沧桑的宏大场景。"浪"字形容时间的无边无际,而"著鞭"则是一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探索。
"谁知圣学有真传":这里所谓"圣学"是指古代圣贤之学,即孔孟之道。"真传"则强调这套学问中蕴含着不变的真理。诗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对古圣学问真谛的追寻和渴望。
"请君细诵复斋记":"请君"是对听者(或读者)的尊称,"细诵"则意味着要仔细地研读、诵咏。"复斋记"可能指的是某种学问记录或者诗人自己对古圣学问的理解。
"直到羲爻未画前":"羲"和"爻"是八卦中的两种基本符号,常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生成。这里使用"羲爻未画"作为时间的界定,意指追溯到天地未开之初,即探究最根本、原始的真理。
整首诗通过对古圣学问的追寻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平生求友人千里,永夜论心雪满窗。
为问蒲团听修竹,何如一舸泛清江。
前邻百鬼瞰高明,夜雨华榱叹昔人。
却爱君家鸿雁集,还能葺理草堂春。
差差竹影连坡静,细细荷风透屋香。
午寂睡馀聊隐几,人间何用较闲忙。
四面红蕖镜绿波,晚凉柰此野情何。
凭城更觉看山稳,入户还欣得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