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家三首(其二)

二月祭社时,相呼过前林。

磨刀向猪羊,穴地安釜鬵。

老幼相后先,再拜整衣襟。

酾酒卜筊杯,庶知神灵歆。

得吉共称好,足慰今年心。

祭馀就广坐,不间富与贫。

所会虽里闾,亦有连亲姻。

持殽相遗献,聊以通殷勤。

共说天气佳,晴暖宜蚕春。

且愿雨水匀,秋熟还相亲。

酒酣归路暄,桑柘影在身。

倾攲半人扶,大笑亦大嗔。

勿谓浊世中,而无羲皇民。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二月祭祀土地神的时候,我们互相呼唤着穿过前面的树林。
磨快了刀准备宰杀猪羊,挖地挖出坑来安置锅灶。
老少依次排列,恭敬地两次行礼整理衣襟。
斟酒并用卜筮的竹签杯,希望能得到神明的欢喜。
如果得到吉利的预兆,大家都会称赞好兆头,足以安慰今年的心情。
祭祀结束后,大家围坐在宽敞的地方,不分贫富。
聚集的人虽然来自乡间,也有亲戚朋友。
彼此赠送食物,以此表达深厚的情谊。
共同谈论天气的美好,晴朗温暖适合养蚕的春天。
只愿雨水均匀,秋天的丰收能再次相连。
酒喝得畅快,回家的路上阳光温暖,桑树和柘树的影子映在身上。
有人醉得东倒西歪,需要半个人扶持,大家笑着又责怪着。
不要以为在污浊的世界中,就没有远古淳朴的百姓。

注释

祭社:祭祀土地神。
相呼:互相呼唤。
磨刀:准备宰杀。
穴地:挖地洞。
卜筊:古代占卜方法,用竹签或贝壳。
庶知:希望知道。
足慰:足以安慰。
里闾:乡里邻居。
连亲姻:包括亲戚关系。
持殽:携带食物。
蚕春:养蚕的春季。
雨水匀:雨水分布均匀。
桑柘:桑树和柘树。
倾攲:倾斜,醉态。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黄大受的《春日田家三首(其二)》描绘了乡村二月祭祀土地神社的热闹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人们在春天祭社时的虔诚与欢乐。他们聚集在树林前,磨刀宰杀猪羊,挖坑置锅,老少有序地进行仪式,祈求神灵的庇佑。祭祀结束后,无论贫富,大家围坐畅饮,分享食物,谈论着适宜蚕桑的好天气,期盼雨水均匀,秋收丰收。酒足饭饱后,大家欢声笑语,尽管身处世间纷扰,仍保留着淳朴的羲皇时代之风。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4)

黄大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田家三首(其一)

凛寒陵熙春,谁为禦其侮。

酸风吹积雪,浓云洒飞雨。

农夫荷耒耜,俶载耕斥卤。

为其有身累,宁免自辛苦。

妻儿送中饭,冻凌强欲吐。

晚归极困倦,倒睡带泥土。

朝来天光开,红紫新媚妩。

南园踏青人,日暮犹歌舞。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秋夜读书

青灯敞虚堂,微风动衣襟。

兀坐耽尘编,起观星河沉。

古人岂可见,所希见其心。

终然发永叹,不寐鸣床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读四皓传

白云茫茫歌紫芝,人间无路瞻尨眉。

太子介使招忽往,高祖问省心先知。

翁身商山名八极,此时不出汉事危。

敢惜双足惜汉鼎,非私刘氏私黔黎。

欠呵千年橘中棋,华阴堕驴者为谁。

形式: 古风

偶成(其三)

绿草何自来,蔓延满中庭。

前朝方芟夷,兹视忽已盈。

竹间幽兰花,数四移乃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