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杂咏(其六)

百钱犹自懒佣工,只爱儿童贱老翁。

长袖红裙争执盖,短衣乌布未须缝。

鸣蝉早咽先秋露,落雁空传横笛风。

底事黄云弥四野,埤圳成甲不论弓。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田园生活景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首句“百钱犹自懒佣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位节俭、不喜劳作的老翁形象,通过“百钱”这一具体数字,既体现了老翁的经济状况,也暗示了他的生活态度。接下来,“只爱儿童贱老翁”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老翁与孩子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内心的童真与平易近人。

“长袖红裙争执盖,短衣乌布未须缝”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农忙时节,男女老少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的劳动场景。红裙与长袖的对比,不仅展现了服饰的色彩之美,也暗含了性别分工的意味。而“未须缝”三字,则巧妙地表现了农人们在忙碌之余对衣物的简单处理,体现了他们朴实无华的生活状态。

“鸣蝉早咽先秋露,落雁空传横笛风”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动植物赋予了人的感情和行为,蝉的“早咽”仿佛在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而雁的“空传”则可能是在寻找归宿的路上迷失了方向。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生命轮回的感慨。

最后,“底事黄云弥四野,埤圳成甲不论弓”两句,以广阔的视角描绘了丰收的景象。黄云般的稻谷覆盖了整个田野,展现出一派丰饶的景象。然而,诗人在赞美之余,似乎又流露出一丝忧虑,因为“埤圳成甲不论弓”中的“不论弓”可能暗指农具的使用,强调了农耕技术的重要性,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变迁、农耕文明可能面临的挑战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农耕文化,同时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17)

范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江杂咏(其七)

绕篱刺竹插天青,小草幽花未有名。

冷食裸人占夏雨,水田黎妇尽春耕。

插秧鸟语知声吉,悬穗禾间遍室盈。

风起箫琴缘底急,破瓜娇女倍多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台江杂咏(其八)

解读周南第一篇,更加凿齿缔良缘。

花丛并蒂誇三友,草绣双纹弄七弦。

珍重耳边消息到,生怜额上画眉煎。

难穷物理裁新语,瘴雨蛮烟别有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台江杂咏(其九)

到处都城绿玉村,珊瑚无叶尽疑真。

十围萌檗生如笋,百岁良材爨作薪。

问俗尚期通译语,采诗未敢笑前人。

齐谐志怪吾能忆,草木虫鱼次第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台江杂咏(其十)

渔舟历乱晓灯红,久狎波涛不畏风。

结网縺?输课易,随潮沪箔取鱼同。

怪他新妇脂如玉,无那鹦哥首已童。

蟳蠘纷纷收不得,监州好作信天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