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庵崖上榴花

苍崖有红榴,照眼风棂迥。

鹤顶磨丹明,猩唇染罗竟。

天然同心蒂,物理有殊禀。

青鸟蹙绛巾,奇胶缀琴轸。

子云畔牢愁,无偕溱洧赠。

思致玉珑松,皎兮丽宫井。

江峤琐蛮烟,空烦洛生咏。

山僧递形语,呵乃枯禅病。

喁讽独移时,鹘没天宇净。

形式: 古风

翻译

峭壁上长着鲜艳的石榴,映入眼帘的是清风穿过窗户的景象。
鹤的头顶如磨过的朱砂般明亮,猩红色的嘴唇仿佛给罗衣染色。
它们天生就是心连心的伴侣,自然规律赋予了它们独特的特性。
青鸟头戴深红头巾,奇特的胶水装饰着琴弦轴端。
在扬雄的居所旁,我满怀愁绪,无法像古人那样赠送爱意。
思念之情如玉珑松般高洁,洁白如宫中的井水。
江边的山峦被蛮烟缭绕,徒然引发我对洛阳才子的赞美。
山中的僧人传递着无声的语言,沉寂的禅修中透出病态。
长时间的低声吟诵,直到鹘鸟消失,天空变得清澈。

注释

苍崖:峭壁。
红榴:鲜艳的石榴。
风棂:清风穿过窗户。
鹤顶:鹤的头顶。
猩唇:猩红色的嘴唇。
同心蒂:心连心的伴侣。
青鸟:神话中的信使。
琴轸:琴弦轴端。
牢愁:深深的忧虑。
皎兮:洁白的样子。
琐蛮烟:缭绕的蛮烟。
洛生:指洛阳的才子。
山僧:山中的僧人。
枯禅:沉寂的禅修。
鹘没:鹘鸟消失。

鉴赏

这首宋诗《僧庵崖上榴花》是苏籀所作,描绘了僧人生活环境中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苍崖有红榴”以苍劲的崖壁为背景,突显出鲜艳的榴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照眼风棂迥”描绘了榴花映照窗户,清风拂过,景色格外明亮开阔。

“鹤顶磨丹明,猩唇染罗竟”运用比喻,将榴花比作仙鹤头顶的朱砂和猩红的丝织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色彩艳丽。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榴花与生俱来的天然之美,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

“天然同心蒂,物理有殊禀”表达了诗人对榴花生命力的赞美,认为它们有着独特的生长特性。随后,“青鸟蹙绛巾,奇胶缀琴轸”通过青鸟和红色头巾的意象,增添了神秘和艺术的气息,暗示着榴花的灵性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子云畔牢愁,无偕溱洧赠”借用了典故,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法像古人那样借花传情的遗憾。接着,“思致玉珑松,皎兮丽宫井”将榴花与松树、宫殿的井水相提并论,寄寓了高洁和清雅的品质。

最后,“江峤琐蛮烟,空烦洛生咏”感叹江边的偏远和蛮烟缭绕,使得诗人只能独自欣赏,而不能如洛生般吟咏传扬。结尾“山僧递形语,呵乃枯禅病”则转向僧人的生活,以枯禅之态反衬出榴花带来的生机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榴花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323)

苏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廛居一首

广轮函丈中唐甓,安得青松柏筱楠。

兰菊葵荷聊代匮,鸟乌鹅鸭粗相谙。

中田他日规蜗舍,诸巘白云萦翠岚。

耕殖自营天韵佚,世芬妨道岂宜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潘令度求厥弟令表挽章一首

婉娈标仪赋了聪,优为郎位奉车童。

蕴奇处士未王命,好事儒流昵德风。

姻援乌衣门闼峻,款游骑省志怀同。

克家致孝钟全美,凤羽飞翔亶待封。

形式: 七言律诗

题刘紫微贡父公是集一首

惆怅栾城旧朋执,何殊阙里孔颜徒。

达生自信诚知命,晚节遭逢德不孤。

贯悉该明汉中垒,雍容通雅蜀相如。

老成流辈方吹荐,典训斯文示后儒。

疏奏襄阳正平手,表章天策伯褒俞。

明窗棐几一呻绎,背痒政逢长爪姑。

形式: 排律

题南圃一首

妖娴十五馀,清春破瓜初。

婉腻讵如玉,凌风素云裾。

莺燕妒声实,窈心自有夫。

取怜逆万目,白地肠应无。

惶惑少年士,逐麋不顾菟。

倾囊买消渴,借问谁家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