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亭

朱槛在空虚,凉风八月初。

山形如岘首,江色似桐庐。

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

高亭仍有月,今夜宿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红色的栏杆在空旷中显得格外醒目,八月初已吹来凉爽的风。
山的形状像岘首山,江水的颜色犹如桐庐般碧绿。
寺庙需乘船才能到达,人们住在水边,家仿佛枕在水上。
高高的亭子上依旧有月光,今夜不知会在何处投宿。

注释

朱槛:红色的栏杆,常用于古代建筑。
空虚:空旷,无人之地。
岘首:古代山名,在湖北襄阳。
桐庐:浙江的一个县,以山水之美著称。
佛寺:佛教寺庙。
枕水居:形容房屋建在水边,仿佛枕着水面而居。
高亭:高耸的亭子。
宿:住宿,过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图画。开头两句“朱槛在空虚,凉风八月初”设定了一个秋末的清晨场景,朱红色的栏杆孤独地矗立在空旷的空间中,微弱的凉风吹拂着初秋的早晨。接下来的两句“山形如岘首,江色似桐庐”则描绘了山川的轮廓和江水的颜色,把自然景物比喻得生动传神。

诗人通过“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这两句展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佛寺和沿河而居的人家的宁静生活。最后,“高亭仍有月,今夜宿何如”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以及对夜宿之地选择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百花亭晚望夜归

百花亭上晚裴回,云影阴晴掩复开。

日色悠扬映山尽,雨声萧飒渡江来。

鬓毛遇病双如雪,心绪逢秋一似灰。

向夜欲归愁未了,满湖明月小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老夫

七八年来游洛都,三分游伴二分无。

风前月下花园里,处处唯残个老夫。

世事劳心非富贵,人间实事是欢娱。

谁能逐我来闲坐,时共酣歌倾一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老去

老去愧妻儿,冬来有劝词。

煖寒从饮酒,冲冷少吟诗。

战胜心还壮,斋勤体校羸。

由来世间法,损益合相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老戒

我有白头戒,闻于韩侍郎。

老多忧活计,病更恋班行。

矍铄誇身健,周遮说话长。

不知吾免否,两鬓已成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