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炳为悼念其弟刘勋所作。刘勋在明初参与军事,立下赫赫战功,却未能封侯,最终因病去世。诗中表达了对刘勋未能实现功名抱负的惋惜之情。
首联“弱鬼人惊气食牛,义旗先倡万人收”描绘了刘勋在起义之初,以微小的力量激发众人的勇气,迅速聚集起庞大的队伍。接着,“剑磨狼血蛮烟晓,箭洗蛟涎瘴雨秋”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刘勋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剑锋所向披靡,箭矢如雨般射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毫不畏惧。
“才大孔融徒爱国,数奇李广不封侯”一句,将刘勋与历史上的两位英雄人物孔融和李广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刘勋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感慨。孔融虽爱国但未得重用,李广虽英勇善战却一生未封侯,而刘勋同样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却未能在仕途上取得应有的地位。
尾联“行人传讣疑还信,何处羁魂土一抔”表达了诗人听到刘勋去世的消息时的震惊与悲痛,以及对刘勋英魂长存的深切怀念。刘勋虽然已逝,但他的精神与事迹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勋生前事迹的回顾与对其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英雄未得善终的深深同情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英灵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