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三)赠歌者

五月黄梅雨,莺啭苎衫天。

西园恰有新曲、雁柱泻珠圆。

初似奔泉决溜,又似小窗儿女,银甲蹙鹍弦。

红粉围香阵,花颤舞筵前。凉州调,渭城唱,剧堪怜。

怜伊入破余响、铁马斗风烟。

星散何戡歌板,灰冷宁王玉笛,肠断旧姻缘。

流落贺怀智,老大李延年。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曹尔堪的《水调歌头·其三》是一首词,以五月黄梅雨的季节为背景,描绘了夏日莺鸣和西园新曲的场景。"雁柱泻珠圆"形象地比喻了音乐旋律的流畅与圆润,仿佛雁鸟在筝柱上跳跃,弹奏出如珠圆般的音符。

接下来,词人运用比喻,将歌声比作奔泉决溜和小窗儿女的银甲弹筝,既写出声音的激越又带有一丝婉转。"红粉围香阵,花颤舞筵前"则描绘了听众被美妙音乐吸引,如花颤动般陶醉于舞宴的场景。

进入下片,词人感叹"凉州调,渭城唱"的高亢与凄美,表达了对歌者的深情赞赏。"怜伊入破余响、铁马斗风烟"进一步渲染了歌声穿透力,如同战马嘶鸣,激荡人心。然而,"星散何戡歌板,灰冷宁王玉笛"又透露出一种曲终人散、繁华落尽的感伤,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词人借"流落贺怀智,老大李延年"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歌者命运的感慨,暗示其才华虽高,但人生际遇却如贺怀智、李延年般飘零流转,令人惋惜。整首词情感丰富,词藻优美,展现了曹尔堪对音乐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深情赞美。

收录诗词(317)

曹尔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四)怀旧

螺黛凝烟髻,鸭绿腻春塘。

相逢恰是丽景、横笛嘹清商。

素质休教粉污,自有天然标格。淡扫寿阳妆。

醋醋猩裙艳,盼盼燕泥香。芹芽白,兰芽紫,舣归航。

旧时舞榭、何处画壁女萝荒。

草没银筝院落,苔长凤鞋花径,佳节倍思量。

一百五寒食,七十二鸳鸯。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五)别同馆张尔成副使已八年癸卯冬访之金滩署中留憩匝月长调志慨

杏苑骄珠勒,仙露赐金茎。

紫骝并辔来往、意气压西京。

朝罢委蛇退食,拟献上林词赋,深窅玉堂清。

绛雪韦祠里,树底唤流莺。十年事,晨星乱,怒潮生。

君能怜我失路、永夜醉秦筝。

屈指石渠俦侣,一霎升沉如梦,对酒独盱衡。

回望柯亭月,仍照绿槐明。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庚]韵

水调歌头(其六)题翁子霞梅花书屋图

风日江村好,绕屋有梅花。

闲来倚阁高望、山尽吐平沙。

千尺乔松盘屈,三径柴门静掩,人道是仙家。

幽涧历冰雪,偏照影横斜。红药院,紫薇省,漫矜夸。

黄粱唤起痴梦、领受此烟霞。

且办隐囊沙帽,健在棕鞋箬笠。闲试六班茶。

坐卧暗香里。一笑读南华。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满庭芳(其一)山怜

壁印狐踪,林开鹿径,山家真个萧条。樵归一束。

时带猬中毛。灶下莫愁薪爨。方才拾老柏枯蕉。

常扃户,晚间兔尽,饥虎正悲号。良宵。

偏不出,倦支石枕,醉卧松梢。

说好山无数,奇解寻敲。

犹记十年前事,承平久、官税都饶。

妻孥食,有时无米,橡栗也常烧。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