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春怀

老形已具臂膝痛,春事无多樱笋来。

败絮不温生虮虱,大杯覆酒著尘埃。

衰年此日仍为客,旧国当时只废台。

河岭尚堪供极目,少年为句未须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年迈的身体关节酸痛,春天的景色不多,只有樱笋点缀。
破旧的棉絮无法保暖,滋生了虮虱,大杯中的酒也蒙上了尘埃。
在衰老之年,我依然是个漂泊的旅人,故乡当年的地方只剩废墟。
眼前的河岭还能远眺,年轻时的壮志不必为此哀叹。

注释

老形:形容年老体衰。
痛:疼痛。
春事:春天的景色。
樱笋:樱花和竹笋,春季的象征。
败絮:破旧的棉絮。
温:保暖。
虮虱:寄生虫。
覆酒:倒酒。
尘埃:灰尘。
衰年:晚年。
此日:此时此刻。
仍:仍然。
为客:作为客人,指漂泊在外。
旧国:故乡。
废台:废弃的台地,可能指故乡的遗迹。
河岭:河流和山岭。
尚:还。
堪:能够。
极目:远望。
少年:年轻时。
未须:不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次韵春怀》,主要描绘了诗人的老年境况和对春日的感受。首句“老形已具臂膝痛”写出了诗人身体的老态,臂膝疼痛,显示出岁月的痕迹。接着,“春事无多樱笋来”暗示春天即将过去,樱笋这样的时令之物也开始出现,但诗人感叹春光不再。

“败絮不温生虮虱”进一步渲染了生活的困顿,如同破败的棉絮无法提供温暖,反而滋生了虮虱,生活条件艰苦。而“大杯覆酒著尘埃”则描绘出诗人借酒浇愁,但杯中物已被尘埃覆盖,反映出内心的落寞与无奈。

“衰年此日仍为客”表达了诗人在衰老之年仍然漂泊他乡,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旧国当时只废台”则借景抒情,旧日的故乡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暗含对故土变迁的感慨。

最后两句“河岭尚堪供极目,少年为句未须哀”,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仍能放眼河岭,自我宽慰,不必为眼前的困境过于哀伤,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遭遇和感受,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的坚韧和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次韵顺法师十三间楼避暑

窗暗时时雨,门开处处山。

心苏解衣后,愁破立谈间。

枕簟长相待,功名久不关。

论文非小陆,愧色满颜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夏日

江上双峰一草堂,门闲心静自清凉。

诗书发冢功名薄,麋鹿同群岁月长。

句里江山随指顾,舌端幽眇致张皇。

莫欺九尺须眉白,解醉佳人锦瑟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夏日江村

漏屋檐生菌,临江树作门。

卷帘通燕子,织竹护鸡孙。

向夕微凉进,相逢故意存。

何当加我岁,从子问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次韵晁无斁冬夜见寄

寒窗冷砚欲生尘,短枕长衾却自亲。

老子形骸从薄暮,先生意气尚青春。

覆杯不待回丹颊,危坐犹能作直身。

城郭山林两无得,暮年当复几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