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精歌

东风飞霖雨,一洗桃李尘。

快马紫游缰,来赏金精春。

连林翠气妙不动,时作佛髻螺头青。

劖劖天壁面削起,中可建旗坐万人。

豁然呀呀,怫然凭凭。

蹲蹲者为虎豹,兀兀者为墉城。

千年老狖学春吟,白日龙雷藏树阴。

莲花峰下久无路,时有樵子攀藤寻。

丹光出屋水涔涔,白鹤飞去栖桃林。

桃今几熟枝尚青,石田玉子无龙耕。

云蒸甑腹烂青䭀,雪冻地骨迷黄精。

灵君久矣鞭玉麟,今作天上何公卿。

崖前老竹屡生米,夜有石犬当阶鸣。

我亦三生家石鼓,花落花开不知数。

人间渔沫吹秦桥,漫有姓名刻洞府。

试为灵君觅杯水,水中白昼青虬起。

便令紫雾生风霆,一举直上九万里。

形式: 古风

翻译

东风吹来如霖雨,洗净了桃李间的尘埃。
骑着快马,紫色缰绳飞扬,来欣赏这春天的金色精华。
连片的树林翠绿清新,静谧不动,仿佛佛髻螺纹般青翠。
峭壁如刀削般陡峭,中间可以竖立旗帜,容纳万人聚会。
忽然间,声音嘈杂,又有些愤怒。
蹲伏的是虎豹,屹立的是城墙。
千年老猴模仿春天的吟唱,白天的龙雷隐藏在树荫之下。
莲花峰下长久没有路径,只有樵夫攀藤而过寻找。
红色光芒从屋檐滴水,白鹤飞去落在桃林栖息。
桃花还未熟透,枝叶依旧青翠,石田无人耕种。
云雾蒸腾如甑中的饭粒,冰雪冻结地面,黄精迷失踪迹。
仙君很久以前就驾驭玉麟,如今已在天上位列公卿。
崖边老竹年复一年生长,夜晚石犬在台阶前吠叫。
我也曾三次转世,在石鼓乡生活,花开花落,岁月无尽。
人间的渔夫泡沫般的生活在秦桥旁飘荡,洞府中刻着姓名却空虚。
试着为仙君找一滴水,水中白昼显现青龙腾跃。
于是紫雾生风雷,一跃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注释

霖雨:大雨。
金精:比喻春天的精华。
佛髻螺头:形容树木的形状像佛的发髻和螺纹。
劖劖:形容峭壁陡峭。
怫然:形容愤怒的样子。
蹲蹲:形容动物蹲伏。
石犬:石头雕刻的狗。
石鼓:可能指代某种古老的乐器或象征物。
洞府:神话中的仙人居所。
青虬:青色的龙。
风霆:疾风雷霆。

鉴赏

这首宋诗《金精歌》是赵崇怿所作,描绘了一幅春天雨后生机盎然的画面。诗人以东风带来的霖雨洗净了桃李间的尘埃,快马驰骋,紫缰飞扬,人们前来欣赏这春意盎然的景色。连片的翠绿树林静谧而生机勃勃,仿佛佛髻螺头般青翠。山壁陡峭如削,似乎可以竖立旗帜容纳万人。

诗人运用丰富的比喻和动态的描绘,如“豁然呀呀”、“怫然凭凭”等,形象地刻画了山势的险峻和奇特。山中的动物如虎豹、城墙,以及千年老猴模仿春鸟鸣叫,增添了神秘感。莲花峰下道路久无人迹,只有樵夫攀藤而过,丹光映照,白鹤栖息于桃林,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然而,诗人也暗示了人世间的变迁,如石田未耕、云蒸雾绕的仙境,以及仙人升天成为公卿的传说。崖前老竹生长,石犬夜鸣,诗人自比为石鼓上的居民,对岁月流转不觉。最后,诗人试图为灵君寻找一杯水,水中有白昼青龙显现,预示着神奇的力量和超凡的升腾。

整体来看,《金精歌》以其生动的想象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仙道世界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

赵崇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龙潭寺

欲觅龙潭何处是,青山影里见浮图。

红蕖映日真花藏,碧水涵天莹玉壶。

已放源流通北海,未饶风物说西湖。

侍中庵外多闲地,容我他年卜筑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勉子读书

男儿立志要崚嶒,莫与闾阎较重轻。

一寸光阴无放过,十年灯火夙修成。

学疏达境还堪愧,道在穷途亦可亨。

未必儒冠能见误,书窗努力继芳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读书趣

溪流静阅万签书,未许传讹杂鲁鱼。

洙泗渊源应出活,宫墙高大独生虚。

乾坤容我承三极,造化凭谁托一嘘。

从此已知身即道,便便熟路驾轻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游亭晚酌

一樽对酌晚临溪,诗景撩人兴不迷。

风约滩声侵座冷,月移花影落檐低。

银笺白雪心先吐,玉斝黄流手漫提。

自庆一时文物会,肯拚身世醉如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