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其一)秋柳

一片閒愁寄两眉,春来风起动长丝。

如今短带羞难舞,犹恨纤腰瘦易衰。

路远河梁无可赠,曲残羌笛不堪吹。

玄蝉亦解怜孤影,怕作清吟助暮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悲秋为主题,通过描绘秋柳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一片闲愁寄两眉”,以形象化的手法,将内心的愁绪比作一片云烟,寄托在双眉之间,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哀愁。

接着,“春来风起动长丝”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柳树的枝条比作长丝,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易逝。

“如今短带羞难舞,犹恨纤腰瘦易衰”两句,通过比喻,将人的身体状态与情感状态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深深忧虑。短带难以舞动,纤腰因瘦弱而显得更加脆弱,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身体的变化,更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哀叹。

“路远河梁无可赠,曲残羌笛不堪吹”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无法为远方的朋友送上礼物,以及无法吹奏完曲子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与分别的感伤,以及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不舍。

最后,“玄蝉亦解怜孤影,怕作清吟助暮悲”一句,以蝉鸣作为背景音,通过蝉对孤独身影的理解与同情,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孤独处境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与悲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柳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492)

韩上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其二)秋槐

鸟集双游几共听,倚庭连理旧青青。

时逢岁晏昏难合,火灼心头梦易醒。

漫说弟兄为橘树,却怜牛女是虚星。

长安大道忙如许,日走朱轮不暂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其三)秋桐

愿托朱弦写细吟,祇妨秋后有哀音。

栖鸾昨去谁为伴,别鹤空弹思不禁。

脆薄暗知寒到早,凋残时恐爨来侵。

无端夜月浮清影,照见庭阶促暮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其四)秋枫

别泪芳襟尽染丹,至今啼血未曾乾。

天风一动声如诉,江水微含影已寒。

南郡有香徒烬落,华林无凤共盘桓。

美人千里魂何去,极目伤心不忍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其五)秋荷

当年学步试娇娆,此日残妆恨寂寥。

风袭纨罗衣渐薄,露抛金粉气全销。

扁舟游女劳相忆,去国骚人枉见招。

独守空房双蒂断,寸心谁为寄归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