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人生离合似萍蓬。时节苦匆匆。

年年寒食空相忆,今年见、蜡烛光融。

往事山河梦里,高谈风雨声中。承平冉冉逐孤鸿。

天阔更无踪。相携便作佳期看,亲知面、也算遭逢。

几点飞花门巷,依然故国东风。

形式:

鉴赏

这首《风入松》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以人生的离合无常和时光流逝为主题,展现出词人的感慨与怀旧之情。首句“人生离合似萍蓬”以浮萍比喻人生的聚散不定,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接着,“时节苦匆匆”表达了对时光匆匆而逝的无奈。

“年年寒食空相忆,今年见、蜡烛光融”写的是每年寒食节都会想起远方的亲人,今年却只能在蜡烛微光中寄托思念,暗示了词人与亲人的分离之痛。接下来,“往事山河梦里,高谈风雨声中”将回忆和现实交织,通过梦境和风雨声表达对往昔岁月和故国的怀念。

“承平冉冉逐孤鸿。天阔更无踪”借孤鸿远去,寓言自己在动荡时局中的飘零,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失落。结尾两句“相携便作佳期看,亲知面、也算遭逢”表达了词人对重逢的期待,即使只是与亲朋相见,也视为难得的缘分。“几点飞花门巷,依然故国东风”以飞花和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暗含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对人生离合、时光流转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顾横波画兰卷

金粉南朝,楚香衰谢无人赋。等闲一顾。

怎与论心素。小小眉楼,不解离忧古。轻烟傅。

细风斜露。欲托微波语。

形式:

点绛唇.潘致中为余作填词图便面,云以博海绡一小词。迨词成,去致中之没五年矣

画里相逢,可能似我填词处。故人先许。

兼要新题句。便理闲身,怎理闲心绪。因循误。

岁来年去。不是当时语。

形式:

清平乐.为余越园题归砚娱亲图

江山如此。多少人间事。绿酒高堂欢彩戏。

以外般般无味。闲居即目多佳。良辰尽入余怀。

看取四时图画,天然不用安排。

形式:

点绛唇.题准园寿苏图

腊鼓年年,旧家乐事宜朋酒。放梅舒柳。

尽与闲消受。斟酌良辰,又说坡仙寿。天长久。

画中携手。多少平生旧。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