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克侯所作的《重送陈兵宪》。诗中以霜雪、亭台、沙柳等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与友人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感慨。
首句“霜雪都亭揽别裾”,以霜雪覆盖的亭台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景象,通过“揽别裾”这一动作,细腻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的情感。
接着,“重看沙柳迥萧疏”,诗人再次回望,只见沙柳在风中摇曳,显得格外孤寂,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未来可能面临的孤独与挑战。
“生还天地分携日,老去风波共涉馀”,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生还之日与分别之日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在年老时仍需面对生活波折的忧虑,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关怀。
“横隼谩劳惊海燕,冥鸿应免葬江鱼”,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海燕和冥鸿,表达了对友人不畏艰难、追求自由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可能遭遇的不幸,希望他能像冥鸿一样,避免落入江鱼的困境。
最后,“休疑隐矣文焉用,九曲云烟待著书”,诗人劝慰友人不必担心隐居后的文才无用,因为九曲云烟之中,总有等待着记录的故事。这句话既是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也是对其才华的肯定,鼓励友人继续创作,留下自己的印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和对友人未来的关切,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