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题五首(其三)

上有萧萧树,下有茫茫水。

水长灌树根,树老枝不瘁。

树底生茯苓,结根五尺里。

仙人教我餐,胜于千日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与神秘交织的画面。诗人以“上有萧萧树,下有茫茫水”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树木与流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接着,“水长灌树根,树老枝不瘁”,描述了水与树之间的相互滋养关系,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延续。

“树底生茯苓,结根五尺里”一句,将画面进一步深化,引入了茯苓这一神秘元素,增加了诗歌的奇幻色彩。茯苓在古代被认为具有神奇的药效,此处不仅丰富了自然景观的内涵,也赋予了作品一层超自然的想象空间。

最后,“仙人教我餐,胜于千日醉”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通过食用茯苓,似乎能获得超越世俗的智慧与快乐,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精神境界提升的一种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融入了对生命、自然与超自然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842)

何吾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漫题五首(其四)

槐树老如松,垂珠滴秋露。

新长春风枝,剪却前时蠹。

何不如青草,遮我街前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漫题五首(其五)

早起何所见,上下千山色。

石溜与松风,鸟啼更虫唧。

见之不可听,故乡心嘹呖。

一夜春雷声,开门添古迹。

形式: 古风

答王觉斯见寄二首(其一)

相去日以远,中怀日以积。

浮云满目驰,淡然归兴夕。

晨起出门行,苍山酿烟碧。

双鲤从东来,好音破岑寂。

澄江濯我缨,悠然见颜色。

形式: 古风

答王觉斯见寄二首(其二)

山鸟鸣间关,林风静容与。

携将青玉案,行歌少俦侣。

古谊日以疏,德毛鲜克举。

大道本康庄,斯人独古处。

何以报琼瑶,萧萧就汀渚。

形式: 古风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