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富春江

双橹摇江叠鼓催,伯符故国喜重来。

秋山断处望渔浦,晓日升时离钓台。

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

还家正及鸡豚社,剩伴邻翁笑口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两只船桨摇动着江水,如同鼓声催促,孙策故土重游心中欢喜。
在秋山断裂的地方遥望渔村,破晓时分离开钓鱼台。
仕途上的时光已成过往,客居他乡的衣物沾染风尘让人遗憾。
回家正逢农事繁忙的时节,鸡豚祭祀,还有邻居老翁的笑容为我敞开。

注释

双橹:两只船桨。
叠鼓:连续不断的鼓声。
伯符:指孙策,字伯符。
故国:故乡。
喜重来:欢喜再次归来。
秋山断处:山势中断的地方。
渔浦:捕鱼的村庄。
晓日升时: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
钓台:钓鱼的地方,可能指历史遗迹。
官路:仕途,官道。
捐岁月:流逝的时光。
客衣:旅人的衣服。
犯风埃:遭受风尘。
还家:回家。
鸡豚社:农事活动,如杀鸡宰猪以祭祀。
剩伴:剩下陪伴。
邻翁:邻居老人。
笑口开:笑容满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富春江的情景,以三国时期孙策(字伯符)的典故起兴,表达了重游旧地的喜悦。首句“双橹摇江叠鼓催”形象生动,展现了船行江上的热闹与急切。诗人秋日登高,远眺渔村,日出之际离开钓台,寓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官路已悲捐岁月”流露出对仕途生涯的淡淡哀伤,而“客衣仍悔犯风埃”则表达了旅途劳顿的自责和归乡的渴望。

最后两句“还家正及鸡豚社,剩伴邻翁笑口开”,描绘了诗人归乡后与乡邻共度欢乐时光的温馨画面,以邻翁的笑容收尾,展现出诗人归乡的满足和邻里和睦的氛围。整体上,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历史典故的运用,又有对人生际遇的反思,以及对家乡生活的向往,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感慨和浓厚的乡土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泛湖

白鹭双飞导我前,自疑身是水中仙。

放舟汉客樵风里,掷钓秦皇酒瓮边。

山寺云间传讲鼓,渔家浦口起炊烟。

个中得意君知否,买尽烟波不用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泛湖至东泾三首(其三)

细细桃枝竹,疏疏麂眼篱。

雪霜烧葑夜,月露采菱时。

腰斧登山早,移罾出浦迟。

关心尽幽事,恨汝不能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泛湖至东泾三首(其二)

湖光分别浦,岭路过前村。

泉石相萦带,云烟互吐吞。

耕犁无易业,邻曲有通婚。

试觅诛茆地,吾将遗子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泛湖至东泾三首(其一)

春水六七里,夕阳三四家。

儿童牧鹅鸭,妇女治桑麻。

地僻衣巾古,年丰笑语哗。

老夫维小艇,半醉摘藤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