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出处不愧名臣,望重邺侯,遇隆苏轼;
学界长留遗爱,金铸范蠡,丝绣平原。
此挽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著称,是对张之洞这位晚清名臣的极高赞誉。上联“出处不愧名臣,望重邺侯,遇隆苏轼”将张之洞与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邺侯和苏轼相提并论,强调了他在政治生涯中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德。邺侯,即魏国丞相陈群,以其识人之明而闻名;苏轼则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才华横溢,政绩卓著。通过将张之洞与这两位历史人物相比较,表达了对其政治才能和人格魅力的高度肯定。
下联“学界长留遗爱,金铸范蠡,丝绣平原”则从学术和文化的角度赞美张之洞。范蠡是春秋末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人,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表现,还是一位杰出的经济管理人才。这里将张之洞比作范蠡,意在赞扬他在学术领域留下宝贵遗产,其影响深远,如同金铸一般坚固。同时,通过“丝绣平原”这一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张之洞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如同丝线织就的广阔平原,丰富而绵延。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高度评价了张之洞在政治和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也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使得赞语更加生动、形象,充分展现了其作为一位全面发展的杰出人物的独特魅力。
不详
勋业直迈卧龙,念全局支持,天为生民钟此老;
妇孺皆知司马,忽大星陨坠,我怀时事哭忠魂。
汉口夕阳斜度鸟;楚江灯火看行船。
八旬举案夫偕妇;四世同堂子抱孙。
金陵是戡定立功之地,握节重临,六七年外辑内绥,断发蛮夷咸服德;
玉宇当成平无事之秋,骑箕遽返,亿万姓途悲巷哭,衔恩部曲更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