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未几归汶上小弟幼妹尤嗟其别兼赋是诗三首(其二)

两妹日长成,双鬟将及人。

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

今来识离恨,掩泪方殷勤。

形式: 古风

翻译

两个妹妹渐渐长大,她们的发髻快齐人的肩头。
已经能够拿起宝贵的瑟琴,还会自己揭开罗制的面纱。
回想当初分别时我还年幼,不懂得亲人离别的悲伤与疏远。
如今我懂得了离别的痛苦,正含泪殷切地思念你。

注释

两妹:指两个妹妹。
双鬟:古代女子未成年的发型,代指少女。
及人:接近成人的身高。
宝瑟:珍贵的瑟琴,一种弦乐器。
掩罗巾:揭开罗制的面纱,表示成年女子的举止。
念昔:回忆从前。
未知:不懂得。
疏与亲:疏远与亲近的感情。
离恨:离别的愁苦。
掩泪:擦泪,含泪。
殷勤:恳切,热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通过对两个女孩成长变化的描述,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离别时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生活中的小事转化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两妹日长成,双鬟将及人。”开篇即描写两个女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长大,她们的头发已经能扎起高髻,显得更加成熟。这里不仅是外貌上的变化,更暗示了她们在心智和情感上也逐渐成熟。

“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女孩们已经能够熟练地弹奏瑟这种古代乐器,并且能够自己处理头发,显示出她们的独立和成长。瑟不仅是一种乐器,它在古代还象征着高贵和文化,这里也许在暗示妹妹们在品德和才艺上的培养。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诗人回忆起过去离别时的场景,那时候女孩们还小,尚不知世事万象,更不懂得亲情的珍贵。这里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亲情的渴望。

“今来识离恨,掩泪方殷勤。”而现在,当诗人再次面对离别时,女孩们已经能够理解离别带来的痛苦。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即将到来的离别感到悲伤和不舍,而泪水涟涟,显示了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姐妹成长的描写,以及对亲情的珍视与离别之痛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30)

卢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未几归汶上小弟幼妹尤嗟其别兼赋是诗三首(其三)

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

同居虽渐惯,见人犹默默。

宛作越人言,殊乡甘水食。

别此最为难,泪尽有馀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叹白发

我年一何长,鬓发日已白。

俛仰天地间,能为几时客。

惆怅故山云,裴回空日夕。

何事与时人,东城复南陌。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永城使风

长风起秋色,细雨含落晖。

夕鸟向林去,晚帆相逐飞。

虫声出乱草,水气薄行衣。

一别故乡道,悠悠今始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戏赠邵使君张郎

少妇石榴裙,新妆白玉面。

能迷张公子,不许时相见。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