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读书罢假寐

灯下文章已倦看,欲凭诗苦洗辛酸。

世途忽起风波易,富贵不忘贫贱难。

桃坞路迷安石冢,桐川水落子陵滩。

卧闻屐响东廊静,催粥华鲸吼夜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元夕读书罢假寐》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描绘了诗人深夜读书后的内心世界与对世事的深刻感悟。

首句“灯下文章已倦看”,点明了诗人深夜读书至疲倦的状态,暗示了其对知识的追求与内心的孤独。次句“欲凭诗苦洗辛酸”,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苦楚与辛酸,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文学的热爱。

接着,“世途忽起风波易,富贵不忘贫贱难”两句,揭示了世间的无常与复杂,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难以长久保持,强调了人生的不易与世态炎凉。

“桃坞路迷安石冢,桐川水落子陵滩”运用典故,借桃源与子陵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生活与隐逸之境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之意。

最后,“卧闻屐响东廊静,催粥华鲸吼夜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通过听闻东廊的屐声和夜深时分华鲸的吼叫,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时间流逝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同时融入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亲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示忠子

梦冷寒庭半夜雨,幽欣临晓一番晴。

柳娇困顿欲眠去,禽作清圆唤起声。

曳履点残山寺静,开经拾得纸窗明。

去年今日岐亭路,吹鬓尘埃趼足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访鉴师不遇书其壁

独自来游微雨后,道人乞食及清晨。

应门童子能迎客,满地榆钱欲买春。

花醉发狂风日酽,柳眠唤起语音真。

政当借榻酬无事,熟鼾从教聒四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资国寺春晚

龙乡戒晓月空斜,唤起清圆响络车。

烧笋饷田村窕窈,拾薪煮茧语諠哗。

美忻崖蜜尝新果,香识山樊称意花。

归去路迷光已夕,浸门春水一池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闻龚德庄入山先一日作诗迎之

梦暖不知窗雾白,眼寒初爱縠罗轻。

欣闻明日一龚至,想见随轩二李行。

夜雨晓晴寒食近,水流花发子规声。

披襟散坐青林下,依约斜川万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