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高濂的《浪淘沙·山居十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山间静谧而略带感伤的春日画面。"山径绿阴肥",写出了山路上绿树成荫,生机盎然,"香冷红稀"则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花朵凋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午后的宁静被子规的啼声打破,"午窗梦醒子规啼",流露出诗人从梦境中醒来,面对春逝的无奈。
"流水落花春去也,柳絮沾泥"进一步渲染了春去的景象,流水潺潺,落花飘零,柳絮随风沾满泥土,充满了感伤与寂寥。接下来,诗人选择在溪边垂钓,享受这份宁静与自得,"把钓坐临溪,乐矣忘饥",表现出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最后两句"眼底风波看已破,何是何非"寓意深刻,诗人似乎看透了世事的纷扰,明白是非之间的界限不再重要,心境达到了一种超脱。整首诗以景抒情,寓哲理于山水之间,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