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元夕

耳根聒破笙歌竞。灯月无心问。梅横疏影小窗中。

恰与幽人况味略相同。银灯火树非吾羡。

独爱清光遍。半生心事付沉沦。

终是如今对月益伤神。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虞美人·元夕》由清代诗人张令仪所作,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开篇“耳根聒破笙歌竞”,以“耳根”为切入点,形象地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热闹非凡、音乐声此起彼伏的情景,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欢庆的歌声和乐声填满,让人应接不暇。接着“灯月无心问”,则以拟人的手法,将灯与月赋予了情感,它们似乎在静静地陪伴着这场盛大的节日,却无意于参与人间的喧嚣,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之美。

“梅横疏影小窗中。恰与幽人况味略相同。”这两句通过梅花的疏影映照在小窗上,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意境,与“幽人”(隐士或内心宁静之人)的内心世界相契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即在繁华之外寻求一份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银灯火树非吾羡。独爱清光遍。”诗人表达了对传统元宵节灯火辉煌景象的欣赏,但更偏爱的是那清冷而普遍的月光,这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纯粹之美的偏好,以及对喧嚣与繁华的某种超越。

最后,“半生心事付沉沦。终是如今对月益伤神。”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反思,以及面对当前情境时的感伤。他将自己半生的心事寄托于无法言说的沉沦之中,而此时此刻,面对明月,这种感伤之情更加深重。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元宵节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繁华与静谧之间寻找心灵归宿的探索。

收录诗词(108)

张令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春暮

又是绿阴遮。柳絮多情点碧沙。

谢却海棠春老去,愁些。寂寞秋千影自斜。

冷淡作生涯。架底荼蘼梦尚赊。

魏紫姚黄开也未,堪嗟。深锁朱门富贵花。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减字木兰花.春夜

鹃啼斜月。竹影摇窗心暗怯。倦倚阑干。

花信风添半臂寒。香薰翠被。不如觅个瞢腾睡。

似有关情。梦不容人独夜成。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玉楼春.春阴

阴云锁合闲庭院。花信风寒帘不卷。

杏花微破粉痕新,芳草才如眉黛浅。

旧巢未返红襟燕。寂寂深闺春梦远。

痴魂宛转泥香衾,腰围困比烟丝软。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蝶恋花.不寐

绣被五更寒压住。一点昏灯,细度清明雨。

欲觅天涯芳草路。梦魂不肯抛人去。

乱愁多似江南树。密密层层,遮断春来路。

昨日柳丝今日絮。韶光也被流年误。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