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一)合江放舟

送我南来舟一叶,谁教催动鸣榔。

高城不见水茫茫。云湾才几曲,折尽九回肠。

买酒浇愁愁不尽,江烟也共凄凉。

和天瘦了也何妨。只愁今夜雨,更做泪千行。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宋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离别图景。"送我南来舟一叶",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诗人乘船南行的情境,舟轻如叶,暗示行程的孤寂与飘摇。"谁教催动鸣榔",通过疑问传达出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鸣榔声仿佛在催促着离别的到来。

"高城不见水茫茫",远望前方,只见水天相接,城郭隐没其中,给人无尽的迷茫与失落感。接下来的"云湾才几曲,折尽九回肠",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情绪的曲折复杂,如同江湾般蜿蜒,愁肠百结。

"买酒浇愁愁不尽",借酒消愁,然而愁绪却如江水般深沉,无法消除。"江烟也共凄凉",连江上的雾气都显得凄清,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天瘦了也何妨",诗人自我宽慰,即使身心憔悴,也无妨,表现出坚韧的内心世界。

最后,"只愁今夜雨,更做泪千行",诗人担忧夜晚的雨会引发更多的泪水,将离别的伤感推向高潮。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忧虑。

收录诗词(155)

程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正伯。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 籍贯: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86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

几日诉离尊。歌尽阳关不忍分。

此度天涯真个去,销魂。相送黄花落叶村。

斜日又黄昏。萧寺无人半掩门。

今夜粉香明月泪,休论。只要罗巾记旧痕。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浦

金鸭懒薰香,向晚来春酲,一枕无绪。

浓绿涨瑶窗,东风外、吹尽乱红飞絮。

无言伫立,断肠惟有流莺语。碧云欲暮。

空惆怅,韶华一时虚度。

追思旧日心情,记题叶西楼,吹花南浦。

老去觉欢疏,伤春恨,都付断云残雨。

黄昏院落,问谁犹在凭栏处。可堪杜宇。

空只解声声,催他春去。

形式: 词牌: 南浦

南歌子(其二)杨光辅又寄示寻春

淡霭笼青琐,轻寒薄翠绡。有人憔悴带宽腰。

又见东风、不忍见柔条。闷酒尊难寻,闲香篆易销。

夜来溪雪已平桥。溪上梅魂凭仗、一相招。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其一)

雨燕翻新幕,风鹃绕旧枝。画堂春尽日迟迟。

又是一番平绿、涨西池。病起尊难尽,腰宽带易垂。

不堪村落子规啼。问道行人一去、几时归。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