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副沈公赐答前韵再重申和

山中习静未忘言,响接渔樵野曲喧。

鹤迹引来寻药径,龙髯香抱种瓜园。

树阴娱客频蹲石,山色随僧半堕原。

满户晴云团盖宿,填阶黄叶任风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修行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山中习静未忘言,响接渔樵野曲喧”,开篇即点出隐士在山中修行,虽处静谧,但内心并未忘却与外界的交流,仿佛山间的回响与渔樵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生活图景。

颔联“鹤迹引来寻药径,龙髯香抱种瓜园”,进一步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细节。他沿着鹤留下的足迹寻找着通往药草生长的小路,同时在瓜园里以龙的须发之香为伴,播种着希望。这一联通过鹤、龙等元素,增添了神秘与浪漫色彩,同时也体现了隐士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颈联“树阴娱客频蹲石,山色随僧半堕原”,描绘了隐士与来访客人的互动以及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树荫下,他与客人频繁地蹲坐在石头上交谈,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而山色随着僧侣的脚步,仿佛也融入了这片宁静之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尾联“满户晴云团盖宿,填阶黄叶任风掀”,最后以晴空中的云团和满地的黄叶收束全诗,既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隐士生活的平静与淡泊。晴云如同覆盖在屋檐上的轻纱,黄叶则随风翻滚,象征着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同时也暗示着隐士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变化的超脱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35)

李承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弘治三年(公元一四九o年)进士。官大理寺评事。官大理寺评事。撰有东峤集十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其弟李承箕,字世卿,明代隐士,文学上也很有成就。时人称此兄弟为“嘉鱼二李”

  • 字:茂卿
  • 籍贯:明代湖北嘉鱼
  • 生卒年:公元1490年

相关古诗词

寄天与谢经历

玉树晴云倚碧空,谢家高格古今同。

閒时诗味梅边雪,清世官资柳下风。

苔衬山光侵屐绿,花流溪曲泛觞红。

春风不恨江南北,梦渺池塘草色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再次陈石翁韵

水调歌联孺子歌,红蘅碧杜衬烟萝。

惟应方寸尘须洗,敢负沧浪水独多。

僧偈或参温阒寂,道书閒读慰蹉跎。

沙鸥亦是云烟翼,荡荡青天浸绿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依韵和答雷敏秀才

色色烟花染透身,诗家今喜得新邻。

无机理即堪忘我,不朽名应却累人。

茶臼敲风松叶响,酒杯邀月竹根陈。

杜陵吟苦方成圣,百遍推敲莫厌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成都谢掾

楚国芙蓉折露妍,赠诗色借蜀江笺。

文章日事乘槎使,书画虹光上峡船。

客路山青知己合,公庭水淡足人眠。

相逢多是云霄贵,犹礼岩泉石榻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