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首(其五)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半夜虚空揣出骨。

十分描摸画难成,试问诸人是何物。

阿呵呵,咄咄咄。

拶倒门前大案山,抟风放出辽天鹘。

形式: 偈颂

翻译

心即是佛,非心非佛。
并非心、非为佛,亦非万物,深夜中空虚中显形体。
再精细描绘也难以完成,试问众人它是什么?
呵呵呵,咄咄咄。
将门前的大山挤倒,将天边的雄鹰释放。

注释

即心即佛:心即是佛,强调内心的觉悟与佛性的统一。
非心非佛:并非独立于心或佛之外的存在。
半夜虚空:深更半夜,象征着寂静和空灵。
揣出骨:显现其本质或轮廓。
十分描摸画难成:形容难以用言语或艺术形式完全表达。
拶倒:比喻用力挤压,这里可能指心灵的冲击。
大案山:可能象征着巨大的障碍或困难。
抟风放出辽天鹘:驾驭风的力量放飞辽阔天空中的猛禽,象征自由和超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昙密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核心理念——心性空寂。"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强调了心与佛的本质同一,却又超越于形式和概念之上,暗示了佛性并非外在的实体,而是内在自性的体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我、无相的观念,认为一切皆不可执著。

"半夜虚空揣出骨"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在寂静的夜晚,心灵如同在虚空中探寻真理,剥去一切表象,直达本质。"十分描摸画难成,试问诸人是何物"则质疑任何形式的描述和定义都无法完全捕捉到佛性的真谛。

最后几句"阿呵呵,咄咄咄"以笑声表达领悟后的豁然开朗,"拶倒门前大案山,抟风放出辽天鹘"则象征着通过禅修打破执着,如猛禽般自由翱翔于广阔天空,超越世俗束缚。

总的来说,这首偈颂以禅宗特有的机锋和象征手法,引导读者体悟到心性空灵、无我之境,体现了禅宗追求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路径。

收录诗词(15)

释昙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十首(其四)

春日晴,黄莺鸣,更听断崖流水声。

青山叠翠,款步作程,归来烟岛有谁争。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偈颂十首(其三)

连绵雨不晴,谷子多损失。

二麦未入泥,忧心常惕惕。

来岁不饥荒,未敢相委悉。

启告梵天帝释天玉皇大帝天,且放日头出。

形式: 偈颂

偈颂十首(其一)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拾得语寒山,丰干骑老虎。报君知,莫莽卤。

从来保福四谩人,不似禾山解打鼓。

形式: 偈颂 押[麌]韵

小溪

小溪庄上掩柴扉,鸡犬无声月色微。

一只小舟临断岸,趁潮来此趁潮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