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长筌子的《绛都春》描绘了一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形象。诗人以"天生懒惰"开篇,流露出对喧嚣生活的厌倦,更倾向于在静谧处修身养性,"面垢头鬅"象征着不拘小节的洒脱。他选择"养疏慵"来消解烦恼,不执着于世俗的纷扰,"无萦无系随缘过"表达了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诗人并不依赖宗教仪式,"焚烧香火"之举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啰噔哩噔,鸾歌舌诞,恣情吟和",展现出一种自在逍遥的诗意生活。在梦境中,他看透了人生的虚幻,"南柯梦中识破",对名利得失有了更深的理解,"蜗角蝇头"形容微不足道的琐事。
尽管身处尘世,但诗人内心清明,"手握灵芝"象征着内心的纯洁与智慧,"泛无何,谁知我"表达了对他人理解的淡然。"清风皓月时相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清寂的快乐。最终,他期待在"杳冥中修成仙果",达到超脱的境地,"了然归去,绵绵九天高卧",表达了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道家的隐逸思想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