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服芒鞋踏藓斑,千峰约饬整云鬟。
山行陡觉精神健,老去惟贪耳目闲。
步武来寻僧舍旧,话言应想夜窗閒。
钱湖难买归鞍驻,料得春衫忆素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清之在山间行走时的场景,他身着简朴的野服和芒鞋,步履轻盈地踏过长满青苔的山路,仿佛连千峰也整理好了云雾般的秀发,显得格外宁静。山行让诗人的精神焕发,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力量,尽管年事已高,他更珍惜这样的耳目闲暇时光。
诗人回忆起与友人谢林治中来访觉际庵的情景,他们一同漫步寻找僧舍,畅谈过往,那些夜晚窗边的交谈似乎还在耳边回响。然而,诗人知道钱湖的美景难以挽留友人,只能想象他们离去后,自己独自站在春日里,心中思念着那份朴素而真挚的友情。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不详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直道何曾较尺寻,昔贤垂范到斯今。
皋谟勉勉歌元首,说诲言言沃朕心。
幸遇千龄开圣治,顷尘三事愧宵箴。
奎文衣被真难报,盥诵新诗爱助深。
关心穑事恐春迟,暂许花风入绣旗。
翠浪半天岐麦咏,玉簪数箸刈蒌诗。
野亭寄韵追唐什,秋菊餐芳敌楚辞。
早晚催归汉廷右,西湖深处乐天碑。
避俗懒成癖,登楼睡失魔。
忘机鸥自下,开槛蝶相过。
高处景差胜,静中春更多。
君恩何以报,归梦欲如何。
转盼湖山忽半年,春莺啼处起秋蝉。
诗囊未倒真成债,道眼相看总是禅。
壮士不甘弓挂壁,病翁犹有笔如椽。
少须定赋茅斋约,恐掉头吟聒夜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