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徐勃的《会稽怀古》描绘了诗人独自登高远望,感叹历史遗迹与世事变迁的场景。首句“独上高城问废兴”,以个人的孤独行动,展现出对当地兴衰的深深关切。接着,“万家鳞次暮烟凝”描绘出傍晚时分,炊烟袅袅的城乡景象,暗示着时光流转和人事更迭。
“断碑碧藓曹娥庙”聚焦于一处古迹,曹娥庙的残破碑石上覆盖着青苔,显示出岁月的痕迹,体现了对古代神话人物的敬仰与历史的沧桑感。“古木苍山夏禹陵”则转向另一历史人物——大禹,他的陵墓隐没在苍翠的古木和崇山之间,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厚重感。
“剡雪霏微回客棹,樵风来往送渔灯”通过剡溪上的雪花和渔夫的灯火,营造出宁静而寂寥的氛围,暗示着过往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越王霸业长消歇”直接点题,表达了对越王勾践霸业的追忆,以及其最终消逝的感慨。
最后,“极目荒台感慨增”以全景式的描绘收束,诗人站在高台上,远眺这片曾经辉煌如今荒凉的土地,不禁生发出无尽的历史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