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寺

仁祠写露宫,长安佳气浓。

烟树含葱茜,金刹映䒠茸。

绣户香焚象,珠网玉盘龙。

宝题斜翡翠,天井倒芙蓉。

幡长回远吹,窗虚含晓风。

游骑迷青锁,归鸟思华钟。

云栱承跗逦,羽葆背花重。

所嗟莲社客,轻荡不相从。

形式: 排律

翻译

仁祠沐浴着露水宫殿,长安城弥漫着浓厚的吉祥之气。
烟雾缭绕的树木蕴含着翠绿,金色的佛塔映衬着茸茸的装饰。
华丽的门户焚烧着香料,象牙制成的网和玉制的盘子上雕刻着龙纹。
珍贵的题字镶嵌着翡翠,天空倒映出芙蓉的美丽。
长长的幡旗随风飘动,窗户空洞中透入早晨的清风。
游荡的马队迷失在青色的宫墙中,归巢的鸟儿思念着华美的钟声。
云彩般的屋檐下,繁复的装饰承载着沉重的花朵。
令人惋惜的是莲社的客人,轻易地忽略了这些美好的景象。

注释

仁祠:祭祀仁德之神的祠庙。
佳气:吉祥的气息。
烟树:笼罩在烟雾中的树木。
金刹:金色的佛塔。
象:象牙。
芙蓉:荷花。
幡长:长幡。
晓风:清晨的微风。
青锁:宫门。
华钟:装饰华丽的钟声。
云栱:屋檐上的装饰。
花重:花朵繁多而沉重。
莲社:佛教社团,以莲花为象征。
轻荡:轻浮、随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长安古城的繁华景象,通过对宫殿、自然景物和宗教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温庭筠对盛世美好的追求与向往。诗中“仁祠写露宫”一句,便设定了整首诗的高贵典雅之气息;“长安佳气浓”则是全诗情感的起点,表达了一种对于都城繁华生活的欣赏和留恋。

接着,“烟树含葱茜,金刹映䒠茸”两句,通过对树木、建筑物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更强化了长安的富丽与神秘。"绣户香焚象,珠网玉盘龙"一段,则是对寺庙内景的细致刻画,既突显了宗教建筑的辉煌,也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中间部分“宝题斜翡翠,天井倒芙蓉”继续强调了宫殿的华丽与神秘,而"幡长回远吹,窗虚含晓风"则是对自然景物和建筑之间关系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动态之美。

后半段“游骑迷青锁,归鸟思华钟”表现了诗人对于流逝时光的感慨,而"云栱承跗逦,羽葆背花重"则再次强调了长安的繁盛与神秘。最后,“所嗟莲社客,轻荡不相从”一句,是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感叹,也是全诗情感的落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寺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唐代都城的繁华,更透露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过往时光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东郊行

斗鸡台下东西道,柳覆班骓蝶萦草。

坱霭韶容锁澹愁,青筐叶尽蚕应老。

绿渚幽香生白蘋,差差小浪吹鱼鳞。

王孙骑马有归意,林彩着空如细尘。

安得人生各相守,烧船破栈休驰走。

世上方应无别离,路傍更长千株柳。

形式: 古风

兰塘词

塘水汪汪凫唼喋,忆上江南木兰楫。

绣颈金须荡倒光,团团皱绿鸡头叶。

露凝荷卷珠净圆,紫菱刺短浮根缠。

小姑归晚红妆浅,镜里芙蓉照水鲜。

东沟潏潏劳回首,欲寄一杯琼液酒。

知道无郎却有情,长教月照相思柳。

形式: 古风

古意

莫莫复莫莫,丝萝缘涧壑。

散木无斧斤,纤茎得依托。

枝低浴鸟歇,根静悬泉落。

不虑见春迟,空伤致身错。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台城晓朝曲

司马门前火千炬,阑干星斗天将曙。

朱网龛鬖丞相车,晓随叠鼓朝天去。

博山镜树香䒠茸,袅袅浮航金画龙。

大江敛势避辰极,两阙深严烟翠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