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野即事罗氏园林

娱心仗老筇,细数诸峰影。

微烟过前树,澹日有半岭。

幽鸟识归宿,遑恤云路永。

冥鸿各有见,日边半行整。

出处无定期,是非谅难省。

归休忽已夜,夜月变光景。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罗氏园林中漫步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哲理的融合。

首句“娱心仗老筇”,以“老筇”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内心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接着,“细数诸峰影”,通过观察山峰的倒影,暗示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微烟过前树,澹日有半岭”,描绘了一幅烟雾缭绕、阳光斜照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里的“微烟”和“澹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美,也隐喻了人生的短暂与变化。

“幽鸟识归宿,遑恤云路永”,通过描写鸟儿归巢的情景,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遑恤”二字,既表现了对未来的无忧无虑,也体现了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冥鸿各有见,日边半行整”,以“冥鸿”(传说中的神鸟)自比,表达了追求理想与真理的决心,同时“日边半行整”又寓意着在追求过程中虽有曲折,但仍保持方向的明确。

“出处无定期,是非谅难省”,这两句揭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强调了对人生选择的审慎思考,以及对是非善恶的深刻反思。

最后,“归休忽已夜,夜月变光景”,以夜晚的降临作为结束,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新一天的开始,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变化。月光的变化,既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境遇变化的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结合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自我认知的独特见解,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远离别

空村落叶乱,旷野飞云迟。

抽尽园客茧,难比妾相思。

自从出门来,足茧拆兆龟。

夜宿茅篁杂,晓行霜露凄。

仰举千重岑,俯涉百渡溪。

骨肉无一在,亲戚知为谁?

群刀血模糊,杀人相娱嬉。

有声不敢吐,有泪不敢垂。

妾魂久已逝,妾身终何之。

行行忽遇兵,扰扰贪获资。

力战岂不胜,何以救蒸黎。

乡兵又掳妾,无异在贼时。

朝汲风激面,暮春日皴肌。

妾无使令者,远胜妾在兹。

寄言北去鸟,妾死君得知。

自从结昏姻,得备奉盥匜。

幸甚终所托,可保黄发期。

苟死又何戚,有此生别离。

自尽亦非难,冀君赎妾归。

君心宁绝妾,望君君来斯。

又恐多险艰,为妾使君危。

怫郁一寸心,撩乱百结丝。

牵牛与织女,乘隔始不疑。

昨夜梦到家,银烛照华榱。

梦觉恍见君,回回日如迷。

果如两龙剑,长怀相望悲。

人人傥如妾,何以生世为。

形式: 古风

秋日山行杂兴三首(其一)

独往非避俗,散怀聊寻芳。

流风澹翠麓,理策秋路长。

苍石含幽色,樛木落寒香。

一片太古云,化为孤凤翔。

忽然归紫霄,荡漾不可望。

浩歌向夕霁,敢事接舆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日山行杂兴三首(其二)

山回杉熛清,厓倾花雨下。

讵知吾道非,偶然适旷野。

磊落万陨星,赴流饮奔马。

风微叶时落,磴寒雪自洒。

孤松萦萝转,幽峰抱岚灺。

景晦良遇稀,心异真赏寡。

举手谢时人,岩阴栖古瓦。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秋日山行杂兴三首(其三)

晚山菡萏开,浓秀映秋碧。

长风泻万里,寒花落石壁。

云气静欲消,霞光乱相射。

缥缈浮丘翁,素手垂鹤翼。

笑看蓬莱波,与世共陈迹。

天地无恒春,群儿倚少色。

功名犹自误,口体乃相贼。

安知骨为尘,不得同瓦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