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富堂

此堂冠绝湘西胜,枯木名多道不穷。

用谷量云当衣钵,以江盛月展家风。

买山归隐真寒乞,借竹为轩落笑中。

绿锦涨连青玉浦,剪裁磨琢费诗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湘西的绝美殿堂,其独特之处在于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首联“此堂冠绝湘西胜,枯木名多道不穷”开篇即点明了这座殿堂在湘西地区的独特地位,同时通过“枯木”这一意象,暗示了殿堂与自然界的深厚联系,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智慧。

颔联“用谷量云当衣钵,以江盛月展家风”进一步展现了殿堂与自然的交融,将云朵比作衣钵,以江水盛满明月来展示其独特的家风和文化内涵,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颈联“买山归隐真寒乞,借竹为轩落笑中”则通过“买山归隐”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以“寒乞”一词,巧妙地描绘出归隐生活中的清贫与淡泊。而“借竹为轩”不仅体现了与自然的亲近,也寓意着心灵的寄托与超然。

尾联“绿锦涨连青玉浦,剪裁磨琢费诗工”以“绿锦”比喻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青玉浦”则描绘出一片碧波荡漾的景象,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最后,“剪裁磨琢费诗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以及通过诗歌艺术形式将其表达出来的努力与用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清富堂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通过诗歌艺术传达内心情感与思想的独特方式。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湘西暮归

笋舆鼓角背层城,湘水涸尽行沙汀。

岳麓雪云献楼阁,橘洲烟雨学丹青。

此生多艰付跛挈,投老馀闲到寂惺。

苍鬣万身门窈窕,归来风叶扫空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效李白湘中体

夕光江摇鱼尾红,何处扁舟开晚篷。

雁字初成春有信,烟鬟空好雨无踪。

荒寒数苇橘洲岸,领略半窗湘寺钟。

浦口行人已争渡,林下归僧欣一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王舍人兰室

起爇清香试返魂,松花闲泛刷丝纹。

幽斋事业谁同办,小斛兰丛手自分。

家世到今犹玉食,交朋强半在青云。

笑谈麈尾延僧宿,要听清言洗俗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熏堂

无言桃李已垂阴,小雨南风自满襟。

佳客偶来持茗碗,宝书看罢整瑶琴。

未容丝竹陶闲适,尽把云山付醉吟。

图画麒麟他日事,不将行乐负初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