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郊》由明代诗人张泰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郊游的生动画面。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郊外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联“细雨轻尘郭外秋,危桥下马涉寒流”,开篇即以“细雨”、“轻尘”点出秋日特有的清新氛围,通过“郭外”、“危桥”、“寒流”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寒意的郊外景象。诗人骑马经过,选择在危桥处下马涉水,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行动的动态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亲近与探索。
颔联“长堤送客宦情倦,野寺逢僧清兴留”,转而描写诗人与友人的离别场景。长堤边送别,宦途劳顿让人心生倦怠,但偶然遇见的野寺和僧人却能带来心灵的慰藉,留下清静的思绪。这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一径午阴幽入树,满庭诗景快登丘”,进一步展开画面。午后的阳光透过树荫洒落,小径显得格外幽静,满庭的景色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他渴望攀登高丘,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愉悦。这一联通过视觉与情感的双重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喜悦。
尾联“放怀无限江南意,只欠菱歌上小舟”,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无限向往,似乎只差一首菱歌,就能乘着小舟畅游其中。这一句既是对江南美景的憧憬,也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整体而言,《秋郊》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画面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