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舍弟及殷无美饮沙头大梅树下作

铜坑万树看不足,沙头一株春可怜。

霓裳黯淡初月上,玉鳞历乱东风颠。

骄同白雪论先辈,耻向繁英媚少年。

但使酒糺苛亦得,不妨今夜藉花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兄弟及友人在沙头大梅树下饮酒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交融。

首句“铜坑万树看不足”,以“铜坑”这一特定地点,引出对周围树木的赞叹,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欣赏之情。“沙头一株春可怜”,则将视线聚焦于一棵单独的大梅树,春天的美丽在此树上得到了极致的展现,一个“可怜”字,既是对这株梅花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对其独特魅力的深深喜爱。

接下来,“霓裳黯淡初月上,玉鳞历乱东风颠”,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梅花比作飘逸的霓裳,在初升的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冷而美丽;同时,梅花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如同玉鳞般历乱纷飞,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在春风中的动态美。

“骄同白雪论先辈,耻向繁英媚少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梅花的形象。梅花自比为“白雪”,显示其高洁不俗,与“先辈”相称,表达了梅花的傲骨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同时,梅花拒绝“媚少年”,即不迎合世俗的喜好,坚持自我,展现出一种独立不羁的精神风貌。

最后,“但使酒糺苛亦得,不妨今夜藉花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美酒佳肴,畅谈人生,甚至在花下借宿的豪情。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洒脱,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自由精神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怀徐荆州子言却访之因先寄

野人归卧沧江头,衡门翛然何所求。

一榻颇为徐孺子,双眼愿识韩荆州。

即馀丘壑傍谁赏,欲往烟波牵我愁。

此日扁舟定相遇,可容人唤剡溪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徐荆州枉驾为诗见贻再答一章

暂解专城入梓乡,还将五马问高阳。

云霄偶自閒中失,湖海真堪醉里狂。

愁向羊肠论故旧,懒从蜗角辨行藏。

微名已尽何妨老,句就青山意转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王使君明辅迁陕西行省君有惠政于吴好谈禅理雅与余合故末章寄意焉(其一)

帐饮军容满道傍,朱颜玉节自生光。

攀辕泪合吴天雨,立马春开太华霜。

乌徙大江无列柏,雉驯分陕有甘棠。

炎风朔雪归三表,年少何须怨洛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王使君明辅迁陕西行省君有惠政于吴好谈禅理雅与余合故末章寄意焉(其二)

铃阁翛然静掩门,还容麈尾共玄言。

能令白社尘中得,肯许青云事外论。

何地可回严武驾,故人甘卧浣花村。

唯应破却无生后,不向秋风赋别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