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济宁是夜无酒因怀太白旧游

六十三泉天井派,山夹如城扼其隘。

以资运道水满盈,白龙受缚岸为械。

可惜多浊泥,酿味非沆瀣。

打门贳尝之,夜尽无酒卖。

鸣呼荷花旖旎柳娉婷,醉魄千年唤不醒。

楼空此乐无人继,胜有东山隔岸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济宁夜晚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李白过往游历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首先,诗的开头“六十三泉天井派,山夹如城扼其隘”描绘了济宁的地理环境,用“六十三泉”、“天井派”、“山夹如城”等词语营造出一种险峻而神秘的氛围。接着,“以资运道水满盈,白龙受缚岸为械”一句,将水比作白龙,被岸所束缚,形象地表达了水流的壮阔与约束之间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某种束缚或限制的存在。

“可惜多浊泥,酿味非沆瀣”则表达了对水质的不满,暗含对纯净之美的向往。“打门贳尝之,夜尽无酒卖”描述了夜晚无酒可买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对酒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生活的无奈与寂寞。

“鸣呼荷花旖旎柳娉婷,醉魄千年唤不醒”这一句通过荷花与柳树的美丽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醉。这里的“醉魄”不仅指酒醉,更深层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留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楼空此乐无人继,胜有东山隔岸青”表达了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某处,能找到与过去相似的快乐与美景,以此来慰藉心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琐碎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体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83)

严遂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 字:崧占(一作崧瞻)
  • 号:海珊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724

相关古诗词

东岳庙

冕旒搢珽座青宫,曾见虞巡二月东。

神语虚空闻武帝,天书郑重拜真宗。

六朝桧柏龙形老,四壁云雷蜃气通。

负海环封齐十二,五诸侯位冠中嵩。

形式: 七言律诗

羊太傅祠

重臣何法乃可死,举贤自代而已矣。

君不见衔刀破竹平江东,龙骧威名征南同。

大蛇垂头瓠系颈,不畏岸虎畏水龙。

两贤推毂者谁是,角巾白士南城公。

得所付投了乃事,及身奚必居成功。

遗祠千载一瞻溯,屋宜门称词改户。

遗民岘首尽沾襟,东垣况探金镮路。

下马椒浆酬断碑,寒鸦飞上枯杨树。

形式: 古风

董子祠

荀卿尔何人,名亚我邹孟。

其流变韩商,暴虐助嬴政。

坑儒议相思,偶语弃市令。

马上治天下,鲰腐遭诟病。

绵蕞叔孙礼,粗知皇帝圣。

龈龈辕固申,一经荧视听。

平津实不学,谬执翘材柄。

司空城旦书,黄老渐复横。

万古惧长夜,珠囊渝金镜。

广川孕灵秀,醇儒以气应。

下帷不窥园,三年心力劲。

所读者何书,秦火烧未竟。

天人建三策,著录史迁摒。

大愚吕布舒,偃也乃为佞。

历相皆骄王,诚格学术正。

长沙亦奇才,儒林有论定。

遗祠今萧瑟,碑断草痕迸。

下马拜无人,邻社笳鼓竞。

牧羊牧豕儿,有祷神不吝。

同生汉武朝,纷纷取侯印。

形式: 古风

伍相庙题壁

父仇一报臣应死,死后评量恨转生。

柱厉叔方成国士,申包胥不负交情。

言之已验吴其沼,疾未全除越有兵。

今日庙门车马绝,满江犹吼夜涛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