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严子陵

饮尽桐江水,采遍富春山。

不羡波底鱼,难垂手中竿。

耕凿有真乐,衡茅无苦颜。

一朝遇物色,千里涉河关。

下车竟不屈,特立人所难。

遂令天下士,千秋仰遐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严子陵的生活与精神追求,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功利的超越。首句“饮尽桐江水,采遍富春山”展现了严子陵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他不仅饮尽了桐江的水,更是遍采富春山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接着,“不羡波底鱼,难垂手中竿”两句,通过对比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与自己无法垂钓的无奈,进一步突出了严子陵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束缚的不屑。他并不羡慕那些在水中自由游弋的鱼,也难以实现垂钓的心愿,这反映了他对物质欲望的淡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耕凿有真乐,衡茅无苦颜”则揭示了严子陵内心的满足与快乐。他以耕田凿石为乐,居住在简陋的衡茅之中,却毫无苦涩的表情,这表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真实享受和内心的宁静平和。

“一朝遇物色,千里涉河关”描述了严子陵在遇到美好的景致时,即使远涉千里也要前去欣赏的情景,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旅途的不畏艰难。

“下车竟不屈,特立人所难”赞扬了严子陵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定与独立,他下车后并未屈服于外界的压力,而是坚持自己的立场,这种特立独行的精神令人敬佩。

最后,“遂令天下士,千秋仰遐观”表达了严子陵的影响力和传奇色彩,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后世之人,成为千古传颂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严子陵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超脱世俗、热爱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23)

陈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虎溪三笑

远公禅门秀,宴坐东林里。

绝迹避喧嚣,不渡虎溪水。

抑且偶忘形,相邀过清泚。

忽闻于菟声,大笑不能已。

元亮帻欲欹,脩静冠将委。

丰采动林峦,声音响涯涘。

逸韵当时称,高风后人纪。

载瞻抚斯图,咏歌仍仰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古锦词

妾有一匹锦,欲作春风衣。

珍重不肯着,十载藏光辉。

时时自拂拭,彩色生罗帏。

不绣閒花草,只作双鸳飞。

天寒针线冷,谁念妾心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塞下曲

长城连大漠,紫塞控边涘。

千骑黑弰军,落日辕门里。

不战气偏骄,角逐心更喜。

尝闻卫霍功,得遇风尘起。

如今息功利,令人愁欲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结交行

古人结交重相许,刎颈捐生后人慕。

倾心沥胆过弟兄,意气昂藏谁敢顾。

一朝势去事稍移,外貌未变心已离。

临危忽作安身计,前时相许成相欺。

君不见张耳陈馀最相爱,印绶毕竟何人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