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万佛堂壁(其一)

峭壁镵成万佛身,招提开创几千春。

行童不识寻幽客,误作恭禅问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万佛堂壁的壮观景象与历史的悠久,以及访客与孩童之间的趣事,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生动的生活场景。

首句“峭壁镵成万佛身”,以峭壁为背景,通过“镵”这一动词,形象地展现了在峭壁上雕刻出千千万万佛像的壮举,突出了佛像之多,技艺之高超,同时也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和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次句“招提开创几千春”,“招提”是古代对寺庙的称呼,“几千春”则夸张地形容时间之长,意味着这座寺庙自创建以来已有数千年历史,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体现了佛教文化在社会中的持久生命力。

第三句“行童不识寻幽客”,“行童”指的是寺庙里的小和尚或小僧人,“寻幽客”则是指前来探索、寻求心灵宁静的访客。这一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访客与行童之间因知识、经验的差异而产生的误会,增加了诗歌的情趣。

最后一句“误作恭禅问法人”,“恭禅”在这里可能是指访客在寻找禅师时的恭敬态度,而“法人”则是对行童的戏称。这句话描绘了访客误将行童当作禅师询问,引出了一段幽默的插曲,展现了寺庙生活中的轻松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万佛堂壁的宏伟与历史的悠久,还通过访客与行童之间的互动,揭示了佛教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情趣,是一首富有深意和趣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66)

贺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万佛堂壁(其二)

云端石洞可栖身,水绕山围剩得春。

传语高僧休厌客,西林曾寓著书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儗寄乡人

万里慈亲命已倾,天涯游子更南征。

也知雁使飞难到,岂有乌雏负所生。

吟身莫恋风光好,归棹须兼昼夜行。

若向西湖听杜宇,声声都是劝君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退休卷

五十年来早退休,三边贤达子为头。

题诗每上春山寺,载酒频登夜月楼。

钓艇有时江上泛,兵书尽日箧中收。

常怜李广非知命,抵死何曾到列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华山高卧图赓丁声远之作

太华峰头经月睡,洞庭湖外贴天飞。

欲知动静元无二,试问辽东丁令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