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江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季节感的江上独行图。首句“沧江人独往”,以“沧江”渲染出江面的辽阔和诗人孤独的行迹,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孤寂心境。次句“日厌橹声喧”,通过“厌”字表达了诗人对嘈杂桨声的厌倦,向往的是静谧的江面。
第三、四句“水鸟傍船起,阳乌出浪翻”,通过描绘水鸟随着船只的行进而起飞,以及乌鸦在江浪中翻飞的画面,生动展现了江上的自然生态,增添了动态感。第五句“滩危多峭石”,写出了江滩地形的险峻,凸显了旅途的艰辛,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一句“地与炎荒接,朝来气渐温”,点明了地理位置的偏远和气候的逐渐转暖,暗示了诗人旅程的深入和季节的变化,给人以空间和时间的延伸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行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