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晚眺

桑叶初黄梨叶红,伊川落日尽无风。

汉储何假终南客,角里先生在谷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桑叶开始变黄,梨叶转为深红,伊川的夕阳缓缓落下,没有一丝风。
汉朝的储君哪里需要终南山的隐士,角里的先生就居住在这山谷之中。

注释

桑叶:指代秋季的桑树叶子,开始变为黄色。
梨叶:秋季梨树的叶子,颜色转为红色。
伊川:古代地名,这里泛指河流或地区。
落日:傍晚的太阳。
无风:没有风的状态,营造宁静的氛围。
汉储:汉朝的储君,即未来的皇帝。
终南客:指隐居在终南山的客人,即隐士。
角里先生: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道家人物,如老子,因传说他在函谷关(角里)著《道德经》。
谷中:山谷之中,隐居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桑叶初黄梨叶红"一句,以桑树和梨树为对象,勾勒出夏末秋初的时节特征。桑叶由绿转黄,梨叶则呈现出诱人的红色,这是季节更迭中自然界的温柔告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平淡生活的喜爱。

"伊川落日尽无风"一句,则以静谧的景象增强了整体氛围。伊川即伊水,是唐代的地名,这里用来设定场景,落日之美加上没有一丝风吹拂,使得画面更加宁静和谐。

接下来的"汉储何假终南客"一句,似乎在提醒诗人自己不必羁绊于外界的繁华,而应珍惜眼前的安逸。这里的“汉储”可能指的是某种物资储备或者是内心的积累,“终南客”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长期居住在终南山区的愿望。

最后一句"角里先生在谷中",通过提及“角里先生”,即李白,在这里化用为隐者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与世隔绝、在山谷间寻求心灵寄托的向往。角里,即今陕西周至县附近,是古代隐士聚集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

收录诗词(152)

李德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字:文饶
  •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 生卒年:787—849

相关古诗词

戏赠慎微寺主道安上座三僧正

甘露洒空惟一味,旃檀移植自成薰。

遥知畅献分南北,应用调柔致六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初发嘉州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

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房公旧竹亭闻琴缅慕风流神期如在因重题此作

流水音长在,青霞意不传。

独悲形解后,谁听广陵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盘陀岭驿楼

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复一开颜。

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望故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