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伊昔龙门战,君当矢石先。
三千句践士,十四舞阳年。
日落苍梧树,云沉涨海天。
有兄频殉国,流恨鹡鸰篇。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的《赠张金吾璩子》。诗中通过描述昔日龙门之战的场景,赞扬了张金吾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他以矢石为先,率领三千句践士,十四岁的年纪便已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担当。诗中运用“日落苍梧树,云沉涨海天”这样的壮丽景象来烘托战场的激烈与悲壮,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牺牲的沉重。最后,“有兄频殉国,流恨鹡鸰篇”表达了对张金吾兄长为国捐躯的深切哀悼,以及对兄弟间深厚情感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崇高颂扬和对家国情怀的深刻体悟。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山城百战后,萧索似雎阳。
鬼哭无天命,乌啼是国殇。
几人留岛屿,何处吊沅湘。
脉脉回舟去,闻笳更断肠。
罗浮明月寺,寺外即罗浮。
万壑梅花乱,千峰瀑布流。
天鸡鸣日观,玉女下云楼。
邀我蓬莱去,翼飘紫绮裘。
路入黄龙洞,阴森山气秋。
万松寒欲折,双瀑日争流。
月吐金芝草,云开玉女楼。
泠泠风佩响,浑与百灵游。
独上朱明顶,高寻仙子踪。
玉楼夹日月,秋瀑飞芙蓉。
白发几时变,青鸾安可从。
何人弄长笛,忽过麻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