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梁药亭屈翁山淩天杓林叔吾泛舟东湖承高西厓邑侯垂访谈宴逮夜赴湖主人尹澜柱铨部之招即事赋赠

我爱清秋好,因为湖上行。

拂衣昨夜度江水,青山画舫遥相迎。

垂杨飞丝映朱阁,古松擢干排苍冥。

湖上多故人,邀我湖中亭。

大铙忼慨间淮鼓,高管断续和秦筝。

妖童罗列十四五,曲曲尽作边头声。

长谈短歌共披写,座中客尽风流者。

只愁天上落金乌,宁识湖边有车马。

高侯达者好著书,日开经史自公馀。

洛下不唯容阮籍,临邛直欲朝相如。

昨日相过惭未报,今朝复枉湖中道。

在贵真看能下人,微才岂敢论高蹈。

生平落魄偶言诗,空谷寒猿只自悲。

何因得入君侯耳,逢人往往言相思。

相思相见日之夕,湖日湖云相映色。

洲渚纡回势若环,波光琐细纹如织。

中流四顾忽茫然,四百罗浮出半天。

君不见晋时葛稚川,作令乃以丹砂传。

又不见秦世安期子,说项不成成列仙。

人生出处皆陈迹,百年且自行胸臆。

主人有酒须尽欢,回船勿使风涛黑。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同梁药亭屈翁山淩天杓林叔吾泛舟东湖承高西厓邑侯垂访谈宴逮夜赴湖主人尹澜柱铨部之招即事赋赠》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东湖泛舟的情景,以及与高西厓邑侯的交谈宴饮直至深夜的场景。

首句“我爱清秋好”,表达了诗人对清秋时节的喜爱之情。接着,“因为湖上行”点明了活动地点——湖上。诗人描述了夜晚渡过江水后,青山与画舫遥相迎接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随后,诗人通过“垂杨飞丝映朱阁,古松擢干排苍冥”两句,描绘了湖畔的自然风光,垂柳轻拂,朱阁映照,古松挺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接下来,诗人提到湖上有许多老朋友邀请他到湖中的亭子相聚,音乐与歌声交织,展现了聚会的热闹与欢乐。

“妖童罗列十四五,曲曲尽作边头声”描绘了年轻朋友们的表演,他们的歌声充满了边塞的韵味。诗人与朋友们畅谈高歌,座中尽是风流人物,气氛热烈。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担心太阳落下,却不知湖边还有车马往来。他提到高西厓邑侯是一个懂得欣赏文学的人,自己虽然落魄,但仍然喜欢写作。诗人还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位人物,晋时的葛稚川和秦时的安期子,以此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全诗以自然美景为背景,融入了友情、音乐、历史与个人情感的元素,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答别张默庵

世人日相见,杳若不相识。

如何别君三十年,此心只是长相忆。

去岁书来自桂州,望之不至增离忧。

今年望极思稍辍,东风忽枉禺山辙。

相看一笑在舟中,仿佛芜关往时别。

舳舻千里大江秋,祖生击楫横中流。

澄清之志一不遂,拂衣高蹈轻王侯。

洞庭之南幽州北,处处江山寄游迹。

井蛙所见将无同,腐鼠相逢唯一嚇。

先生掉头不与言,世间雷电徒轰奔。

昆崙冈头三日火,白玉皎皎无烧痕。

独抱禅心卧山月,居士身中常说法。

已回火宅作清凉,尚有冰霜存鬓发。

百日江城共起居,平生不乐更何如。

愿移茅屋来相就,溪水长竿并钓鱼。

形式: 古风

赠袁伟振林叔吾

珊瑚洲畔柳,可以赠依依。

自我此为客,而君遂不归。

夜吟销画烛,春雨共寒衣。

未别先惆怅,他宵明月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蓝公漪

珠海三为别,相知廿载来。

发添无限雪,心共不然灰。

老脚寰中遍,新诗酒后裁。

时难游不得,归梦北窗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赠尹尔复尔任

爱君兄弟好,悃愊绝浮华。

与世若无忤,中心良有遐。

二毛依子舍,重树似山家。

自种忘忧草,春来烂漫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