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寺阁晚眺同王印川李筱潭二广文

青山澹将夕,暝色入飞鸟。

余霞尚绮丽,钟动月初皦。

平生癖看山,山晚看愈好。

商飙洒然来,长空秋浩浩。

浮图凌百尺,怖鸰巢缥缈。

铁佛铁何年,炉鞴群灵绕。

佛法无尽藏,何大亦何小。

泰山等秋毫,闻诸漆园老。

平阳古都会,怀古足搜讨。

百族尚雍熙,唐风斯未邈。

奈何阳九厄,寇盗纷缠扰。

廓清幸当时,祅氛顿湔扫。

霍岳北岝崿,汾水西灏淼。

我来僦僧舍,便觉出尘表。

前身或行脚,到处留鸿爪。

飘然下虚阁,清坐对风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邓琛的诗《大云寺阁晚眺同王印川李筱潭二广文》描绘了傍晚时分山景的宁静与壮丽,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悟。首句“青山澹将夕”展现了青山在夕阳下渐显柔和的景象,"暝色入飞鸟"则写出了暮色降临,飞鸟归巢的自然动态。"余霞尚绮丽,钟动月初皦"两句,通过描绘残霞之美和月升的清辉,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诗人自述平生喜好山色,“山晚看愈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商飙洒然来,长空秋浩浩",借秋风的来临,寓言佛法如空阔的秋空,深邃而广大。接下来,诗人以寺庙和佛像为背景,赞叹佛法的博大精深,"佛法无尽藏,何大亦何小",并引用儒家典故,说明佛法包容万物。

诗中还提及历史遗迹和民族和睦,“平阳古都会,怀古足搜讨”,表达对历史文化的怀念。然而,现实中的乱世让人心生忧虑,“奈何阳九厄,寇盗纷缠扰”,诗人感叹时局动荡。幸运的是,过去曾有过“廓清”的时刻,如今希望再次降临。

最后,诗人寄情于自然,寓言自己在大云寺阁的清静生活,"飘然下虚阁,清坐对风筱",流露出超脱尘俗的心境。整首诗以景抒怀,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融入了对历史、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6)

邓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雁

句注山前黯夕晖,天涯初见数行飞。

三关落叶秋将晚,九月清霜客未归。

塞接陇川矰缴满,江吞吴楚稻粱稀。

杜陵大有关怀事,一听哀声泪满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去年中秋晋阳试院用韩韵作诗复次原韵

十年窃禄升斗微,此心已逐南云飞。

胡为蹇钝似驽马,秋来空餍苜蓿肥。

去年秋院几同舍,愁见霜皋木叶稀。

战诗徒夸出秀句,煮字那得疗朝饥。

何如此月就我饮,不待招邀来庭扉。

阴晴万里共今夕,琼楼高处烟霏霏。

飞狐古塞未解甲,射雕落日空猎围。

萤火熠耀时物变,坐见清露沾裳衣。

苍龙角尾仰不见,王良天驷谁为鞿。

惟应幽人无检束,看花步月山中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次韵右臣潞河见怀

回首高城生积阴,大通桥畔独幽寻。

黄花醉后人何处,白雁声中霜满林。

倚枕梦回津月晓,扣舷秋入蓟门深。

樽前自奏歍钦曲,并世谁知牙旷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张荫三明府官安徽

儒官六载兴超然,忽送飞凫望若仙。

扬子波涛千里接,皖公楼观九秋悬。

近乡淳俗无烦虑,学道深情肯漫迁。

若荷君家外台问,重来仍有孝廉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