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对比贪官和清官的不同结局,反映了古人对于官德的重视和社会对廉洁之风的期待。诗中“贪吏而可为而不可为”与“廉吏而可为而不可为”的对比突出了贪污与廉洁两种行为的不同后果,前者虽然短期内可能积累家财,但长远来看却会留下污名;后者则可能在当时未获富贵,但子孙后代能够因其清白之名而家道中兴。
诗人接着具体描绘了两种官吏的不同命运,贪官虽然短期内富足,却常常遭受痛苦;反观廉官,尽管生活贫困,却心怀坦荡。最后,以楚相孙叔敖为例,赞扬其廉洁自守,不接受不正之财。通过这个历史人物的塑造,强化了诗歌主题。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官德的讨论反映出古人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个人品行的重视和对历史人物的赞扬。